第十一章 狂攻劉總寨(第6/11頁)

  “如此看來,我們只有趕緊離開成都,日夜兼程往回趕。搶在別人設局滅口之前回到金陵,將真相傳達給皇上。只有那秘密不再是秘密了,你我才能安全。”顧子敬心中也開始焦慮起來。

  “行,這兩天裏我找機會與蜀皇拜辭一下便立刻離開,出使行文的回復也不要了。反正南唐來的使者不止我一個。”

  顧子敬眉頭微微一皺:“蕭大人最後一句什麽意思?”

  “哦,顧大人不要誤會,我絲毫沒有揶揄你的意思。既然顧大人被牽扯進來了,那另一件事情我也該如實相告。今天我在蜀國皇殿進見孟昶時,聽殿外宣報有南唐使者求見,然後孟昶便匆匆退朝。我當時覺得是我國又有更重要的密使遣來,孟昶到後殿私下另行召見了。但是後來在我出蜀宮時恰好見到一人在高手的護衛下往申道人解玄館的方向走去。我隨從中有認識那人的,說是我南唐太子府上的德總管。”

  “德總管?!太子李弘冀?!”顧子敬很是驚訝。

  蕭儼肯定地點點頭。

  顧子敬眼珠轉了幾轉,隨即驚訝變成了驚恐:“不能再等什麽機會拜辭蜀皇了。連夜收拾,明天就走!”

  蕭儼和顧子敬是第二天下午匆匆忙忙離開成都的。蕭儼在上午早朝之後到毋昭裔府中告辭作別,未再求見孟昶。只拜請毋昭裔轉達他們對蜀皇的敬意和歉意。

  毋昭裔對南唐特使的這種做法很是疑惑,因為他們此次出使行文尚未得到孟昶批復,回去之後怎麽向元宗李璟交代?雖然他們在皇殿之上受到些責難,但都未曾超出禮數。蕭儼是常做外使的官場老手,其胸襟腹度不會因為那番舌戰不顧大局憤而離去。何況,那番唇槍舌劍中他並未落了下風啊。難道……難道殿上所指大周使者被刺之事真是戳中他們的要害了?

  但不管如何懷疑,毋昭裔都不便強留南唐特使。其實即便握有南唐刺殺大周使者的真憑實據,他也沒理由采取任何行動。因為這事情和他蜀國不搭界,只是事情發生在蜀國境內,最多是保護不周。再說蜀國也有官員受此連累而殞命的,說起來自己這邊也是受害者。不過真要是拿到什麽證據的話,倒是可以將蜀國開脫出來,然後作為第三方靜觀大周和南唐對仗,取漁翁之利。現在南唐特使突然匆忙離開,雖非證據卻是留了話柄。以此證實大周使者的猜測正確也好,以此推脫蜀國的幹系也好,總之是對蜀國有利的。可免了兩國使者在蜀皇面前糾纏不清,省了這理不清、斷不了的官司。

  所以毋昭裔很熱情地挽留,很客氣地送行,並調兵馬一路護送出境。從他的層面上而言已經是做到了妥當。

  而這一次南唐使隊並未像來時那樣借道南漢與楚地交界路徑回南唐,而是往北走,出蜀境後穿南平而過進入南唐。這走法是顧子敬做出的決定,卻是神眼蔔福極力推薦的主意。

  蔔福獲知他們匆匆離開成都市是因為有人會對大唐使隊不利,所以當即建議不從原路回去。但南唐與楚地不睦,借道楚地雖最為快捷但安全難保。另外,楚地可能因為怕南唐特使窺到其腹地城鎮設置,很有可能拒絕借道。所以相比之下往北過南平應該是一條既安全又快捷的道路。

  做出這樣一個決定看似非常明智,其實卻是犯了很大的錯誤。獲取了很重要的真相,並且想要將這真相帶回南唐,肯定會選擇一條安全、快捷的道路往回趕,這對於有些風險意識的人都會想到:如果想阻止他們帶回秘密的人已經確定蕭儼、顧子敬獲取到字畫真相,那麽肯定也會想到南唐使隊會借道南平,可以在這路徑上選擇合適地點決心阻襲。如果阻止他們的人還未曾確定他們是否獲取到字畫真相,那只需在這條道路上等候,一旦看到他們確實是選擇的這條道路,也就相當於證明他們已經獲取到字畫真相的事實。所以不管如何,只要是選擇了這條道路,就必定會成為別人的目標。

  南唐使隊離開的第二天,大周特使王策、趙普要求進見孟昶,討行文批復回轉大周。

  上次召見大周特使時孟昶已經弄清他們此行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誤會蜀國屯兵運糧至周、蜀邊界,懷疑蜀國要借大周內困之際對其不利;二是要求蜀國能加大邊境交易,提供給大周平價的糧鹽和其他物資。

  對於這兩件事情孟昶覺得自己說太多都沒用,消除誤會的最好辦法是讓大周特使在回國途中自己到邊界州府去看一看。至於第二件事情,對己有利,對大周有利,又符合自己盟友李弘冀的利益,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