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日之殺(第5/11頁)

  齊君元是妙成閣的高手,隱號叫“隨意”,其意是指所有的刺局都會隨他的意願達到該達到的結果,也是說他可以隨心意將周圍環境中的各種器物變成殺人的器具來使用。

  在大柳樹上布設的灰銀扁弦扣刃網,雖然不是隨意而為,卻可以隨心意而變。作為一個以殺人為目的的刺客,竟然在逃跑的緊要關頭還去關心一下被自己設下兜子套住的敵人。這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但必定是有著其他目的和企圖才會去做的事情。

  誰都沒有注意到齊君元在松脫鉤網離開大柳樹時還隨意地牽拉出了一根透明的無色犀筋。而當他遭遇攔截時,他將手中牽拉的那根無色犀筋輕輕拉脫了。

  掛在大柳樹上的那幾個高手已經在自我解救了,他們小心翼翼地摘鉤解弦,都想盡快離開那張會要人命的帶鉤鋼網。可就在此時,他們完全不知道是怎樣一種狀況便飛了出去。

  將幾個高手頗為沉重的身體高高拋出需要很大的力道,齊君元利用的力道來自幾方面的合力。有柳樹的彈勁、弦網的繃勁,最重要的還有他們自己在劇痛下全力躲避的掙紮、縱跳的勁力。這幾種力道的匯合都在齊君元的精妙設計之中,他松扣、退弦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的無色犀筋能夠牽帶兜套突然啟動,將幾種力道瞬間聚合在一起發揮作用。而他很關心地讓那些鉤掛住的人依次小心而下,其實是為了讓鉤網和柳樹逐漸蓄勢蘊力,成為自己隨時可觸發的殺器。

  拋起時的人體是完整的,落下來時,完整的人體卻變成了許多的碎塊。這些碎塊大部分是被扁弦勒割的,少數是被崩鉤撕扯的。而比人體碎塊更多、更密集的是血雨,有飄飄灑灑的,有激射噴濺的,在微風之中、火光之下漾起一片粉紅色的霧氣。

  整個過程中沒有聽到一點慘呼聲,因為那些慘呼還沒來得及沖出喉嚨,喉嚨就已經被鋒利的扁弦割斷了。

  亂枝踏

  很多時候殺戮並非為了更多的殺戮,而是為了震懾、為了警示,避免接下來的行動和目的必須用殺戮才能達到,更是為了避免自己成為別人殺戮的目標。

  瞬間出現的一堆碎肉和漫天血雨對於任何人都是極具震懾力的,誰都不想自己死得這樣快速,死得這樣無聲無息,死得這樣慘不忍睹,最終可能連個全屍都湊不齊。所以對造成這樣殺戮場面的人,他們下意識間就從攔截態勢變成了避讓態勢,因為他們不清楚這個人會不會還有第二招、第三招來對付他們,或許這第二招、第三招會比瞬間變成碎肉血雨更加兇殘。

  也就在別人下意識地畏懼和退縮時,齊君元從容地躍入了泥坑。落下泥坑後的他沒有馬上逃離,先是在泥水中摸索了一會兒,然後才找準方向,往旁邊一個洞道裏鉆去。

  “追下去,快追下去,殺了這些人!”大儺師和另一個眉清目秀的年輕喇嘛出現在半子德院門前,發出指令的是那個年輕喇嘛。他只是微啟嘴唇,便發出洪亮的聲音。他應該就是剛才配合大儺師念誦經文的大悲咒。

  泥坑邊的魈面人和鬼卒稍稍猶豫了下,隨即就縱身下坑。齊君元給他們帶來的是震懾和恐懼,但震懾和恐懼的結果有可能是死,也有可能是不死。而如果不執行半子德院的命令,那麽帶來的後果將是死和生不如死。兩相權衡,他們還是選擇追了下去。

  第一批追下去的魈面人很慘,痛徹心扉的嘶喊在深坑和洞道的空間回音作用下多倍放大、久久回蕩。讓人聽得腦漲心麻,一時間呆立當地不敢有任何行動。齊君元剛才在泥水中的一陣摸索並非茫然找不準方向,而是又一次隨意地布下了爪子。這次他是以泥水下面的屍骨做爪,單支的屍骨折斷後豎插起來,整副的屍骨盤疊起來。這些設置在泥水的掩蓋下,根本無法覺察。

  豎插的屍骨是按“亂枝風”的規律布設的。不但可以直接以斷骨進行殺傷,而且在第一次的傷害後,按照被傷害人的身體快速地做出反應的狀態和方向設置下的其他斷骨,連續進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的殺傷。明代洪武十三年,兵部印發兵典《奇戰策》中有“山林地襲戰,宜按地形勢多處擊,設亂枝風順應其相續攻其弱……”這其中的“亂枝風”雖然講的是兵法,但道理和目的卻和這種爪兒大體一樣。

  盤疊起來的屍骨更加巧妙,做的是“自踏斷”設置。這本來是一種用樹枝、石塊抓捕野獸的陷阱,完全憑借樹枝、石塊間巧妙的搭接結構產生作用。“自踏斷”的陷阱口子不算小,可以容一只腳自由進出。但一旦踏入之後,便會遇到其他樹枝、石頭的順勢導向,使得腳的踏入方向發生轉折。在自己下墜力的作用下,折轉了方向的力道會導致腳掌、腳踝、腿骨、膝蓋等多處骨折。而且這條腿最終會被樹枝、石頭組成的單向結構逆鎖住,不順向拆除設置根本無法從中解脫。齊君元在稀泥下的設置是用屍骨替代了樹枝和石頭,效果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