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握虹拂雰第十一節 皆狡殺(第2/4頁)



被刺的三獸獒晃了晃碩大的腦袋,然後依舊站立原來位置。穆天歸的這番攻殺,竟然沒能將它逼退開一寸的距離。在攻擊第一只三獸獒的時候,第二只正逼近的三獸獒停住了腳步。它也是狡猾的,它是要看自己圍住目標的實力。待穆天歸退回凹處時,它才繼續慢悠悠進逼,最後在另一側同樣的有利位置貼壁而站。

緊接著,獸群中第三只三獸獒踱步而出,遊弋而進……

剛剛看著那接招的架勢擺得似模似樣地,可自己才揮杵擡腿邁步,身體尚未沖出,那人就已經自己趕在前面雙膝跪下,上身直撲拜到地。據巔堂堂主做夢都沒有想到會遇到如此的對手,如此軟弱不濟的對手。難以置信的是這樣的江湖人竟然也敢闖溜到朱門重地來。但這樣的想法只是半瞬間,邁出腳步的半瞬間。在邁出腳步下落的另外半個瞬間時,高堂主知道自己錯了。高手對決,錯了就意味著敗了、死了。所以勝敗生死就在這半瞬之間。

易**脈的確是跪下了,而且是瞧準了高堂主身體微微前傾之際跪下的。.身體前傾,當然是要邁步前沖,邁步前沖,當然是會探出腳來。所以易**脈不但是跪下了,而且上半身還直接拜伏到地。當然,這拜伏到地也是看準了高堂主已經前腿半提,後退斜繃的狀態。這種狀態下,腳掌勢必會下落,而易**脈就是要等他這只腳掌。從易**脈也高堂主之間的距離度算,也只有跪下並拜伏到地才能夠著落下的腳掌。

高堂主也就是一念之間的遲疑,要不是見到對手這樣一番情形他或許就不會有這份遲疑。如果還是在前半瞬的邁步之中,那他還會有些轉機,可當到了後半瞬,已經是提步半落狀態時,他的腳就已經收不回去了。

對於這一點,其實易**脈比高堂主更清楚。學醫之人當然非常清楚人的生理結構,也非常了解人體的一些類似膝跳反應的無主觀控制反應。身體前傾,後腿斜繃,前腿探落到一定的高度點時,此時腿部的反應就變得無主觀控制。主觀都無法控制,當然收也就收不回了,只能繼續落下。而跪趴在地的易**脈正拿著那根細長的銀針在等著無法收回的腳掌。

銀針就那麽豎在地面上,腳掌是自己踏上銀針的。針很長,不同於一般的醫用針,但正是因為它這樣的長度,剛好可以將刺入點控制在高堂主腳掌無法收回的高度。針也很細很軟,可在易**脈三根指頭的扶持下,竟然十分輕易地就刺透了厚厚的牛皮靴靴底,進而刺穿高堂主厚厚的腳底肉繭,刺入到血管經脈之中。

按常理而言,這樣一根針就算是刺透腳底,哪怕是正中腳上什麽**位,都不能對據巔堂堂主造成太大傷害。何況這一下刺中的還不在**位上。事實上也是如此,雖然長長的針刺入腳掌,高堂主卻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痛楚和不適。所以他在腳掌的高度重新到達自己主觀意識能控制的高度時,沒等它完全落地就提氣回收。而他手中揚起的奔雷杵卻沒有絲毫變化,繼續落下,目標是跪趴在地的易**脈的背心。

前面書中我們曾經提到過了,易**脈的醫道是反常理的,和正常醫道的方式方法完全背馳,所以他的技法被叫做“倒拔**”。什麽是“倒拔**”,就是顛倒**位位置,頭病醫腳,內病醫表。而所用的針灸技法亦是以拔代刺,疏血氣代替聚血氣。所以高堂主的感覺沒有錯,易**脈刺中的的確不是**位。

可別看這一針刺中的不是**位,卻是經脈血氣的糾合之處,相當於小氣門。練功之人都有氣門,也叫罩門。為雖軟弱的散功點。但除此之外,他們身上還有許多精血、真氣的聚合點,這些位置也很重要,它們關系到身體某些部位的運轉狀態,這些聚合點就叫小氣門。練功人的氣門,會因為所練功法的不同和程序的不同,而處於不同的身體位置。小氣門卻是人人一樣,因為小氣門主理的都是揮臂、擡腿、奔跳之類的平常動作。只是因為有了鍛煉後形成的小氣門後,他們這樣的平常動作在勁道、速度、反應上都不同於平常人。

一般的練家子都不懂這小氣門之理,因為一般小氣門都是處於多肉皮厚之處,而且是深埋皮肉之中,一般是傷不到的。真要等傷到了,這練家子也差不多是個廢人了。只有身懷高超技藝的醫家才會注意到小氣門,因為在醫治內外傷時,這些部位是很重要的通氣散淤之處。

易**脈是個高超的醫家,所以知道人體中的這些點,所以知道如何去利用這些點,否則他也不會用這樣一個跪拜姿勢去等待其中的一個點。最軟弱的姿勢,最會讓人看不起的姿勢,最讓人產生疏忽的姿勢,其實卻是最強的攻勢。“倒拔**”的用針技法,雖然刺入時沒什麽反應,可就在高堂主提氣收腳之際,銀針從腳底拔出,頓時血氣外泄,中元潰破。針雖然是從腳下拔出,可此小氣門帶泄出的血氣卻是聯控雙臂的。因此奔雷杵雖然高高揚起,但麻木的雙臂卻無法將其落下。甚至麻木得連握杵的手都無法松開,想把手中大杵扔掉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