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握虹拂雰第七節 飛過坎(第2/4頁)



“何為‘苦’?”

“知眾生苦,為眾生苦,苦心、苦志,苦修,苦悟,然後方能舍私欲,棄俗體,念成灰。舉止皆自然,四觸皆虛空,登玄入佛境。”這些短短幾句中,魯一棄又加入了道教的玄虛自然之道,這是活佛更未曾接觸過的。

“如何行?”

“送我上天梯。”

“你來度我?”

“無分你我,度人亦是度己,我為天意,你為佛行。”

“當是這般。”這次活佛沒有多想,說完此話,立即出手。

刹那之間,只見鋼折血濺……

要從“九色天雲獸紋場”這樣的坎面上過去,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解坎而行,這一點穆天歸辦不到,就算能行,眼下的時間也不允許。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從坎面子上方飛過去,穆天歸是不會飛的,不過此舉卻是完全可以利用器械一試。

穆天歸卻並沒有因為可以采用第二種方法而感到高興。因為從“九色天雲獸紋場”上方過去後,還要面對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坎面另一側的金幢白塔。飛過“九色天雲獸紋場”也許可以,但飛過這座白塔可以嗎?!

白塔之上肯定是會有扣子與“九色天雲獸紋場”相疊,而且扣子的扣殺範圍很有可能就是用來彌補“九色天雲獸紋場”這種平地坎的空中缺兒……也就是說,金幢白塔上的殺扣很有可能就是用來對付從空中闖過“九色天雲獸紋場”的坎子家們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不但是要穆天歸能飛過去,而且還要在合適的位置沿這兩組坎扣相疊的坎沿而行,這樣才能安全通過。

合適的位置在哪裏?坎沿又是什麽形?時間緊迫,穆天歸已經來不及將所有事情都弄個清楚。他決定先靠近白塔再說。於是把隨身包囊打開了,取出應用物件。

穆天歸的輕功不如瞎子、胖妮兒,也不如養鬼婢,所以要讓他像瞎子那樣從“飛蛾索”那樣粗細的牽索子上走過去是很困難的。但功力達不到的方面,往往是可以利用器械進行補救的。這點對於墨家的當家人來說正合上他們所長。

一只四翼八爪飛蜘蛛,用關外精鋼鉆竅、刮片(兩種處理鐵制品的工藝)而制。穆天歸將它機簧上緊後,擡手間,“呱啦啦”一聲飛出。蜘蛛飛出的同時,尾部竅眼中放下一根金陵織造出的三盤絞金線。飛蜘蛛在白塔的中上部飛繞了一圈後,最終落在塔腰的上斜面上,八爪彈扣,一齊牢牢抓住磚縫,同時還壓住了正面的金絞線。穆天歸輕提金線,將一只做工極為精致的小滑輪放在金線上,小滑輪輪鉤上帶有一根比金線稍粗的彝麻線,這線很輕,只比金線稍重,拉力卻是強勁許多。然後輕輕抖拉金絲線,那滑輪便沿著金線前行。很明顯,那精致滑輪中帶有單向扣齒。

滑輪很快就撞上壓住正面絲線的八爪蜘蛛,輕輕一聲,滑輪上環撞入蜘蛛尾部的內開式環鉤(只能朝裏打開,開後即恢復成環)。

穆天歸再用彝麻線系上圈巴掌款的節紋竹夾布。這布是用皮料絲、動物鬃毛織成,極是牢固,上面又每隔一段就有竹夾,用作借力。這東西是輕功不是太好的江湖人隨身攜帶用來攀爬陡壁的器械。

當這竹夾布卷也到位後,穆天歸將尾頭用一只雙齒豬頭釘固定在左殿外墻的角柱上。這雙齒豬頭釘和八爪蜘蛛一樣,受力後,雙齒和八爪會越來越緊,越拉越往固定物中鉆。

寫的雖是繁瑣,穆天歸整個操作過程卻是極快,也就半鍋煙的工夫,所有設施都已到位。有了這竹夾布卷,憑穆天歸的輕身功夫已經能穩穩當當地踏空而去了。

話是如此說,但走在這樣的布卷上,還是步若驚濤、身若寒葉。在不斷的搖擺晃動中,穆天歸很驚險地走過了大半的坎面,來到了兩坎相合之處。到了此處便不能再走了,繼續往前身體重量會更多地加注在白塔上,這樣很可能會帶動上面的什麽機栝。而且就算能走到近前,白塔的下方也鐵定沒有落腳之處。最好的辦法從此處找到兩坎的疊沿,然後順坎沿折向另一個方向。

“九色天雲獸紋場”坎是鋪開的整面,而如果以金幢白塔為坎,卻是個由上而下或者由下而上的殺傷局。並且這殺傷局的範圍會是以白塔為中心的一個圓。這樣看來,兩坎的疊合處應該是在“九色天雲獸紋場”上方,大概白塔半高位的一個弧線。這個位置高度穆天歸很快就找到,但如何利用這個位置高度還是有個問題。

問題是淩空而行最怕的就是走弧線。淩空本身就已經無法使力,更不要說是朝橫行弧線方向的使力。就算有外借的著力點,也只能在瞬間使用。而且淩空的借力很少能夠借走弧線,大多是直來直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