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踏浪揮霂第二十三節 未盡言(第4/4頁)



“是呀,全部意思都懂了,聯系起來也許又會有所發現。”周天師有著同樣的感慨。

魯天柳突然想起了什麽:“誒,水油爆,儂個怎沒聲息哉,儂詌格掌教師祖的口信哉,快滴詌呀!”

大家的目光一起盯向水油爆。水油爆帶些得意地微微一笑,又呡了口酒,這湊到大家跟前才壓低聲音說:“去浙江衢州江郎山的筆頭峰找第二個送信的。”

當前面的街道上出現了一只巨大石碾時,魯天柳知道自己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轉身往回逃。可當她扭頭,身後另一只石碾出現在她的視線中時,魯天柳知道自己無處可逃了。現在能做的就是放棄了所有的努力,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眼睜睜瞧著兩只巨大石碾朝著她對撞過來。

“滾碾槽”坎面,最早是魯家設計運用的。但這種坎面不是殺坎,而是逼坎。原本石碾應該是單只的,並且緩緩滾動,迫使石碾前槽道中的對手無處可躲,只能往後退逃。過去攻城巷戰中用的“火碌碡”也是運用的這種方法,只是將碌碡石碾換成擂木滾子,並且浸油點燃,然後朝前滾動逼迫敵人退卻。

而這裏卻是經過改進的“雙碾槽”坎面,這是殺坎。它將一段街道配合兩邊房屋當做槽道。入坎的木瓜踩弦後,利用水壓或者杠動為操杆,從槽道兩頭同時放入和槽道同寬的巨大石碾,將人撞擊擠壓而死。

這裏石碾高度要遠遠超過它的厚度,足有一房半高。要沒有兩邊的房屋作為槽道的話,這樣的石碾是很難立住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魯天柳才徹底放棄了。這樣大的石碾不要說被兩只同時拍住,就是一只壓過也絕對會粉身碎骨,所以不管往前往後逃都是沒用的。一房半高的高度她憑空縱躍不上的,想要上縱躲過也不可能。屋頂無路便是死路不能上,就算不是死路,兩邊無廊檐的房屋也沒有“飛絮帕”的著力點,自己很難快速爬上……

隨著撞擊的巨響,差點沒把柳兒的耳朵給震聾了,飛揚的石屑和激起的水箭讓她感覺到臉上手上所有的外露肌膚都在刺痛。但他沒有感覺到身體的疼痛,難道重撞之下已經讓她身體的受傷部分失去了知覺?

不是,是因為那對石碾根本沒有撞到魯天柳。

柳兒的確是放棄了所有的逃生努力,是因為在這坎面中逃生根本不需要努力。魯家當年設計“滾碾槽”坎子時,已經設想得非常周全。那個坎面作為一個逼坎應該算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這裏對家卻是要將一個已經十分成功的坎面改造成另一種功用的殺坎,這無疑就會留下致命的缺陷。

柳兒從身後的石碾一出現時,她就已經對這坎子的缺兒十分明了了。石碾滾動帶動周圍氣流變化,讓能憑清明觸覺分辨這種變化的魯天柳進一步證實了自己的判斷,所以她才一動都不動。

如果是一般不知坎缺的人,他們的反應肯定是前後無措地奔逃,或者去敲打兩面房屋門窗,試圖找條出路。而實際上無措奔走固然沒用,就是兩邊的門窗也都是假相子,背後根本就是石墻。

柳兒事先已經發現了門窗是假的,同時她也清楚這坎面是自己踩弦子啟動的,不是對家杆子操動的,這些對於脫坎逃命都是極其重要的。門窗是假的,不要浪費時間做無謂的努力;自己踩的弦子,說明自己的站位是坎面中心,也是兩個石碾的會合點。

而真正重要還有一點,就是柳兒曾經有過類似經歷。就在坎面運行起來的瞬間,她腦海裏仿佛出現了那件事情:六歲時,在無錫龍家灣,一輛馬車轅馬受驚發狂,從山坡上一路往下狂奔。最後車馬都摔下,整個大架子車摜得支離破碎,一只包鐵排釘的大車輪飛滾下山,直沖向正在山坡下玩耍的柳兒。柳兒發現了,她本能地後退,一直退靠到一顆大樹上再也無處可退了。於是她再本能地蹲下蜷縮,緊貼住大樹的根部。車輪不偏不倚撞倒大樹,卻沒有撞到柳兒,因為當輪子的圓弧撞到樹木時,輪子的前下方和樹幹間還留有一個弧線加直角的空隙,柳兒那時就蜷縮在這個空隙裏,撞在樹上的輪子與柳兒的前額剛好差了那麽一寸。

今天也一樣,兩只石碾撞擊後,在石碾的前下方有兩個弧線與地面共同組成的空間。而柳兒身體此時正橫著街道直直地趴在這個空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