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斷淩碎霧第二十一節 奔洪道(第2/4頁)



思考的結果讓魯一棄莫名地有些興奮。面對面前長長的坡道,他眯著眼用鼻勁深深吸了一口氣,這口氣憋得很久很久。然後果斷地說道:“繼續走,眼下還沒危險!”

他能這樣脫口說出話來,說明他憋住的那口氣已經吐掉了,只是吐的過程是極緩極平的,別人看不出來。這種吐納法是道教中的“龜散息”。

沒有人會懷疑魯一棄的判斷,所以他們繼續走了下去。沒等走到第二棵大樹就已經不用拍著雪走了,因為前面的積雪漸漸變得淺了,已經不可能在下面拍實雪面設坎面了。

走到了坡底時大家都感覺到腳步有些沉,再往前走就是個連綿的上坡道。積雪更薄了,大家的行動變得輕松快捷起來。而且離著那雙膝山的山峽口子已經不遠了,大家的心情多少都顯現出些興奮出來。

“前面好像挺暖和,這雪積不怎麽起來。”柴頭就算不說大家也都能感覺出。特別是遠遠看著那山峽口子,竟然好像有些輕緲的煙霧在縈繞著。剛開始魯一棄以為那只是自己感覺中的現象,可是後來發現不對,那裏的確有些霧氣。在這冬日的極北老林中,出現霧氣並且始終裊裊,只能說明那裏真的是一處溫度較高的奇怪地界。

沒等他們到達雙膝山的峽口,就已經看到了許多的奇怪情形。首先發現的是兩邊密密的雜木林有各種寬窄深淺不同的缺口,有的缺口還往雜木林中深入了很遠距離,有的還拐了彎,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經能通到雜木林外面去。看得出,這樣的缺口有的是被砍出來的,有的是被什麽東西拱出來的,還有些是被燒出來的,那些缺口應該是不久以前出現的,要不然,憑著雜木的生長速度,應該很快就會重新長滿。

接著他們在雜木林邊上和坡道上看到些屍骨,有人的,也有動物的,這些屍骨應該時間比較久遠了,這從屍骨的顏色就可以看出來,奇怪的是那些屍骨竟然沒有一點衣物的碎屑殘留,難不成這些人都是**死在這裏?

再往前去,他們看到了幾個簡陋的墳塋,也在雜木林裏,大概是先將雜木砍掉或燒掉,再挖開埋入屍體,所以那墳塋已經被重新生長而出的雜木層層包裹,不仔細看都看不出是個墳塋,還以為是個長滿雜木的土包。

在仔細察看那些墳塋的同時,他們還發現了雜木林中的屍骨,那些屍骨也同樣被雜木包裹著,應該是死在試圖穿越雜木林的過程中,這些屍體和前面的有些不同,有的是沒穿衣服,有的是穿著衣服。

這些都是些什麽人?大家心裏都有這樣一個疑問。

“這些大概就是那些尋寶未能生還的山客吧。”若大娘輕聲說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揣摩到大家的心思,適時的做了個解答。大家都聽見了,沒有一個人作聲,因為目前為止這應該是個最好的解釋。

“這裏有屍骨,怎麽我們進來的林子那邊沒有?”哈得興突然問了一句。

“如果是你,你情願砍紅杉林逃生,還是願意砍雜木林逃生?再說,又有誰能證明紅杉林那邊沒有屍骨,剛才道邊的那些屍骨你瞧了沒有,好像被人堆整過,對家要在那裏布‘奔洪道’的坎面,肯定將那裏的屍骨都處理掉了。”柴頭說這話的時候,那對大小眼中閃爍的是睿智的光芒。“而且我估摸著,死在這裏的這些人恐怕連逃到紅杉林那裏的力氣都沒有了,只遠遠看到茂密的紅杉林子,便覺得過不去,還不如就近伐開雜木林逃生。可他們又怎麽能想到,在坎局中,無路便是死路。”

魯一棄又斜眼看了看那雜木林,的確,現在這季節就如此匝密,這要是在春夏,新枝綠葉再一長,那還不跟堵墻一般,而且是堵不知道到底有多厚的墻。

“這兩邊的雜木大都是蘊紋木和條隙木,特別能積儲水分,材質又極具韌性。所以砍伐特別費力,又很難燃燒,就算引燃了也燒不開。這些雜木林雖然沒有排列成‘斜插竹籬格’,但肯定也是特意種植的,要不然品種不會這樣單一。”柴頭對林木的了解真的是非同尋常。

這段上坡路不是太陡,一行人走得很輕松,他們邊走邊說,腳下也越走越快,眼見著離前面的那個坡頂不遠了,過了這個坡頂就可以看見雙膝山的峽口了。

魯一棄腦子中靈光閃過,他突然意識到什麽,脫口說道:“坎局中無路就是死路,柴頭你剛才說那些屍骨是走了死路,可這裏沒有坎局啊!還是我們身在坎中卻不知道?”

這句話讓大家猛出一身冷汗,走在最前面的獨眼不由腳下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幸虧是用手中的梨形鏟撐住身體。

獨眼還是摔倒了,不止是他,若大娘付立開也都摔倒了。因為這兩人在他背後,他步法突然一變,那兩人一時收不住,壓在他身上,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