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撕風裂冰第十七節 邪雨下(第2/3頁)



溫柔的女人有柔軟的腰,仰上身躲過了這朵熱烈艷麗的火焰。她不止是要仰起上身,她同時還後滑腳步,秦先生的熱情讓她承受不了,那只仿佛柔弱的手竟然能帶來這般強烈的刺激。

女人所做的一切快捷、準確,可是有一樣,她的右手依舊和秦先生的左手緊緊相牽。所以她的後滑步將秦先生一起帶動滑出,遠離了那熊熊的火墻。女人的右手失去知覺只是在瞬間,很快,她就意識到必須解脫開秦先生右手的勾拉,和一個陌生男人之間拉拉扯扯對於女人來說是危險的事情。女人的動作和她的思維和反應幾乎是在同時進行。當她剛剛有需要解脫想法,右手手指依舊變得柔如水,滑如油。這世上再有力的手指都是無法將水勾住、將油抓起的,秦先生也一樣,於是女人的溜出了秦先生的掌握。

對於女人,秦先生是永不言棄的,所以女人手掌雖然溜出,卻還是稍稍慢了一點點,女人看到自己解脫出的手掌無奈地接受並托住了秦先生奉獻上的禮物。

從女人將秦先生扶起的那一刻起,兩人的姿勢就像是一段舞蹈,而且是中西結合的優美舞蹈,但這優美舞蹈只持續了這麽一會兒,女人就高調地退場了。

獻上的火花雖然只有碗口大小,可是這火花一到女人的右手中就繁殖了、發育了、膨脹了。女人不知是太激動還是其他原因,反正她真的很高調,那是一種和見到鬼一樣高的聲調。在這高亢刺耳的聲調中,溫柔的女人變成了一朵熱烈的花,帶著光明和燦爛,沖出了轎廳的裏門,飛馳而去。

秦先生的手掌中始終托著那麽一朵火花把玩,他能如此平靜地面對這樣熱烈的花朵,是因為他在藤條箱裏將手掌和衣袖浸足黃泉之前,他還做了一件事,他的手掌和衣袖上粘附了“玉礬粉”。

“玉礬粉”是天師法中火指透冰魂、火掌驅陰寒所必須使用的物什,它有隔熱阻燃的神奇功效,先將其粘附在肌膚或其他物件之上,然後再裹浸上易燃的火油、磷粉之類物品並點燃,雖然火勢烈烈,卻不會燒傷肌膚和物件。《百代奇說》裏有個傳奇故事叫“焚棺現陰書”,那陰書就是因為裹附了“玉礬粉”才沒被燒壞。

秦先生甩手滅了掌中的火焰,這一刻他忽然有了些感慨,自己忠厚老實一輩子,今天才知道為什麽屑小難止,原來以詐制人竟是這般輕松。

看看轎廳往裏的寬大天井,看看正廳堂所有緊閉的雕花格柵門,秦先生忽然變得無比自信起來,他告訴自己,闖得進去,肯定闖得進去,這好人要學壞學奸還不容易,我這一趟要讓裏面的那些人知道,只要需要,我能比他們更奸更詐,爾等能為,我更能為之。

江南宅子的天井一般都是高深面小的四水歸一結構,這是為了盡量利用有限的土地多建房屋,同時因為這裏的房屋不像北方,不要求太多光照,它需要的是盡量架高,以便通風防潮。所以這院子中看天,如在井中,這也許就是為什麽管這院子叫天井的原因。

秦先生卻覺得這所宅子的天井頗有些北方風格,因為它大,很大,面積倒有一般人家園子天井的幾倍。但它依舊給人高深的感覺,那是因為不僅僅轎廳和兩層的樓廳很高,兩面的圍墻也非常的高。最重要的是轎廳、正堂樓廳以及兩面圍墻都有很長很長的檐額飛挑而出,並且四面檐額交擱在一起,將面積很大的天井遮掩去好大一部分。

秦先生是摔進天井的,並且摔倒後還連滾兩滾。這樣的滾動並不是因為摔出的力量太大,而是這兩滾才可以滾到檐額遮掩下的陰影邊緣。天井中沒有被陰影遮蓋的部分是一個平行的四邊形,這是因為冬天白晝短,現在是下午,雖然還不算晚,但那光線就已經斜斜照下。

秦先生趴倒在地上沒有能起來,而是重重幹咳幾下,然後狠狠地吐出一口帶血濃痰。吐得倒也巧,正好在對面平行邊的“六分秤點”上面。然後他又繼續咳出三口血痰,每一口也都各吐在另三條邊的“六分秤點”上面。

“六分秤點”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黃金分割點。秦先生的這種舉動是有他道理的,他這是在尋找這天井裏的“風水眼”。

這種說法是秦先生的習慣,他認為的“風水眼”在坎子行中就是缺兒。秦先生雖然到魯家之後學了“布吉”一工,但他從沒認為自己的本事不行,所以他不是將自己的風水術用於“布吉”一工,而是將“布吉”一工的優點和特點補充到自己的風水術中。

其實秦先生所會的風水術是唐代楊筠松所創的巒頭派,也有叫江西派或贛派的,這門派還有眾多分支,如形勢派、形法派、切金斷玉派。它在元代以前是風水門派裏的領袖。由於元代時風水學的敗落,巒頭派也幾乎消聲滅跡。到了明清時候,風水重又興起,但巒頭派始終沒有再像元代以前那麽輝煌。因為它的風水理論與其他諸多風水門派相比顯得非常高深,不易為世人所理解,還有明清開始出現了好多無真才實學單以巧舌詭辯欺騙世人的風水派別,這就讓只有枯燥理論的巒頭派更無立足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