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披霜沖雪第七節 顛撲道(第2/3頁)



獨眼隨口冒出一句:“伏龍探根.”

瞎子聞聽連忙贊了一句:“老大,你還能使這招,而且我還沒聽出來,你身手未老啊。”

“你這賊瞎少給我灌**湯,你是想誇你自己吧;還真讓你摸對了,真是‘顛撲道’的路數,只是改‘滑’字訣為‘絆’字訣了。”

聽了魯承祖的話,瞎子再次得意地咧嘴笑了,嘴裏倒還謙虛著“我也是蒙的,你們家原本就和他們有淵源,有些路數相同也不奇怪。”

“話雖是這樣說,但多少代的相傳變化肯定會有差異,也不知是否另有玄機。”魯承祖不無擔心的說。

“要不我先走幾步瞧瞧。”瞎子問,

“還是我來吧,你們只要把一棄護好。”魯承祖說完沒等其他三人有任何回應就已經走上回廊。

“一頓二點三跨四轉”是“顛撲道”走法的四訣,每一訣都吻合道面的布置。第一步邁出後要頓一下,也就是穩一下身形再走出第二步,要不你第二步未落腳就已側跌出去。第二步不能踩死,輕點而過,不然你腳踝會猛力外扭,錯位、斷骨都有可能。第三步要大步跨出,跨過坎面,不然邁出的腿會直滑出去,拉壞韌帶。第四步則必須向左稍微轉向,如依舊直步邁出,那前面肯定有一預設之物撞得你頭破血流。所以他們懂走這道的人管不懂走又強走的人叫“破瓜”,因為四步下來,好好一個人也就跟個破瓜差不多。

“顛撲道”布置得好,道面上幾乎看不出來,但這裏廊道裏布置得卻比較粗糙,特別是把第三步的“滑”字訣改為‘絆’字訣後,原來不經意的斜滑面變成突起的磚塊,一眼就可看出了。

魯承祖改“三跨”為“三躍”,來回走了三四個組合,沒任何異樣,就又回到廊口。他沒走太遠,一個人走太遠是很危險的。

廊口處,瞎子正喋喋不休地給魯一棄在講“顛撲道”走法和妙處,其實魯一棄早在《奇工》一笈裏就已經知道這“顛撲道”,又見大伯這麽幾步一走,已經了然於胸了,現在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不知從何處開始起步,只要告訴他起點,走過去肯定沒問題。

“第一步從橫側斜的道面開始,不會‘伏龍探根’,你就蹲下看,趴下看,只要頭的高度正確,也能看出。”瞎子仿佛知道他心思,告訴了他最重要的一步。

“既然路數一樣,沒什麽問題,那就從這裏走吧,離垂花門還近點。”魯承祖說這話時眉頭間的疑慮並未散去。

還是魯承祖第一個走入“顛撲道”,魯一棄緊跟其後,他不需要自己判斷起步點,跟著大伯走就行了。後面是瞎子,獨眼斷後。他們四個離得很近,相距也就在兩、三步之間。

幾個組合走下來,沒任何異常,他們漸漸向垂花門靠近。

第七個組合走完的時候,魯一棄覺得前面大伯的身形有那麽一點點走樣,他沒太在意。等他自己走完第七個組合時,他也同樣不由自主地在“四轉”往前稍快了一點,帶一點朝前的沖勁轉過步訣,並前沖著走入第八個組合。這一沖讓他感覺很自然,也很輕松,好像有股外力在幫他走路。

第八個組合走完,那最後的一轉一沖似乎更快了點,讓他更覺輕松,象是雲中漫步,毫不費力。

第九個組合走完,他感到自己有點控制不了那股沖勁,他差點撞在廊柱上,就在他努力控制回身的刹那,那力又消失無蹤,而他反而在自己努力回身的很大力量作用下,又幾乎要撞到另一側的廊壁上面,而且這裏正好是廊道的一個窄處。他就在一正一反兩股力的作用下,不由自主闖入下個組合。

第十、第十一,那沖勁越來越大,他已經撞到廊柱和廊壁了,在柱和壁的反作用力下,他覺得更加不由自主,沖勁在不斷加大,速度在不斷加快。

魯一棄發現前面魯承祖的狀況和他一樣,現在幾乎是在快跑了。後面兩個人他看不到,但由於離得近,所以可以聽到他們身體的撞擊聲和衣裾的掛風聲,他知道,後面兩人的情形應該也差不多。

魯一棄還發現一件事,那不遠的垂花門走到現在都沒走到,隱約間似乎還是那麽遠,這件事情是很可怕的。

魯一棄又發現了一件更為可怕的事,他停不下來了,在各種力的作用下,他必須往前走,而且越走越快,現在的速度已經是在奔跑了。要停下來除非自己主動落扣兒踩坎子面,但現在的速度和各種作用力加在一起的力道,踏入坎子面兒的後果已不是剛踏入廊道可比,一不小心,骨斷筋折是小事,搞不好就是腦漿崩裂。

這時的他多希望自己是個不懂走“顛撲道”的“破瓜”,哪怕是個呆瓜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