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5/13頁)



  回過頭來,方新教授正在教育王佑:“你不該那樣對他說話的,下次遇到什麽情況,你都不要說話,由我們來解決,Ok?”王佑嘶啞道:“知道了。”

  亞拉法師道:“走吧,我也是剛剛想起,帶你們看看,這些邊壁的柱子有什麽不同。”

  直到五人離開,韋托才從黑暗中出來,他不顧一切,雙腿齊蹬,使勁要鉆入亞拉法師打開的那個洞穴。

  五人在亞拉法師的帶領下,來到墻角,這裏全是模擬人體肋骨形成向上微微彎曲的石柱,法師觸摸著石柱道:“這裏,有凹槽,發現沒有,每根石柱兩面都有凹槽。”

  卓木強巴摸著那些凹槽道:“這又表示什麽意思呢?”

  方新教授道:“我明白了,知道以前的木床是怎麽嫁接的麽?兩塊木板,中間打上凹槽,然後枕木的兩頭也鑿成楔形,卡在凹槽上。如果我們能找到這些一米長的物體,一根一根卡到凹槽上,這就是一道懸梯。”

  卓木強巴道:“可是在哪裏去找那些一米左右的物體呢?而且,這些石柱間都可以嵌入,到底哪裏才是上去的出口呢?”

  亞拉法師道:“不,不是這樣的,這些凹槽裏有卡子,可以摁下去,它自己又會彈出來,這是一種嵌浮石工藝,就像將一個皮球扔進水裏,不管向下壓多深,它都會自己浮上來,這種浮石技巧用來形成一種可以單向移動的機簧,讓我想一想,該如何向你們解釋。對了,以前的機械表上面,有一種卡齒的結構,不知道你們是否了解。”

  除了唐敏,其余三人都表示知道,亞拉法師道:“對了,這些浮石卡齒,和機械表裏的卡齒是一個工作原理,就好像手銬上那種齒輪,可以卡進去,卻不能反向拉出來,這樣,就能保證卡在上面的懸梯保持同一運行方向。換句話說,這一層大廳向上的懸梯是會自己移動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

  “自己會移動!”卓木強巴怎麽也想不通。

  亞拉法師道:“這些浮石卡齒就像鐵軌,而懸梯就像鐵軌上的火車,永遠朝一個方向前進,這樣說你明白了嗎。”

  卓木強巴道:“那麽動力呢?前進的動力是什麽?”

  “有啊。”亞拉法師道:“從頂層沖刷而下的水,直接落差高達幾百米,它們可以提供足夠的動能,而且永不枯竭。”

  卓木強巴道:“不可思議,這真的是古人擁有的智慧?”

  方新教授道:“說了這麽多,那麽,我們該在哪裏去找可能會出現懸梯的出口呢?”

  亞拉法師道:“注意墻角,要出現懸梯,墻角一定要有縫隙才可以,而且縫隙因該足夠寬。通常這樣的懸梯,是與時間保持同步的,我想,我們繼續向南走,會有所發現的。”

  沒走多遠,就在距離血池以南第三間大廳發現了懸梯,懸梯全是用一根根骨骼橫向卡在石柱之間,果然如亞拉法師所說,懸梯以一種肉眼不易察覺的速度,緩慢的向上移動著,當五人到達時,懸梯的底部已經有部分露出了空白。卓木強巴一看就明白了,亞拉法師說了半天,原來原理是和傳送帶一樣的,只不過由橫向傳送帶轉為了直立。

  亞拉法師抓住懸梯,扭頭道:“一旦有人抓住懸梯,就會因人的重力而使整個機關停止運作,而等人爬上去以後,懸梯又將繼續緩緩移動。這,就是古人的智慧。”說著,他帶頭攀上了懸梯,方新教授怕亞拉法師掉下來,趕緊接著上去,唐敏在中間,王佑跟在後面,卓木強巴最後一個爬上懸梯。

  爬至二三十米高度時,王佑被紮破的背包裏一個圓圓的東西滾了出來,卓木強巴眼疾手快,一只手抓住懸梯,一只手接住了那東西,那在手裏一看,原來是一方小銅鏡,看上去還頗為光鮮。卓木強巴道:“嗨,你的東西掉了。”王佑扭頭一看,接過卓木強巴遞來的小銅鏡,很隨意的放入了衣袋沙啞道:“謝謝。”卓木強巴恍惚中看見,那銅鏡背面,好像刻著藏文,他問道:“哪弄來的?”

  王佑道:“哦,在波哥大的一個小玩意市場買的,因為當時已經出發了,就放在背包裏了。”卓木強巴沒有再問,他知道,這樣的銅鏡如今出土很多,不僅中國有,中國周邊國家也有出土,市場價值並不高,不過這方銅鏡保存得較新,估計是後人仿照的。

  四人登上第四層地宮,此後的行程竟然出奇的順利,皮埃裏的筆記漸趨完善,而機關和地宮面積也在減少,三層以上王佑更是輕車熟路,帶頭在前。據他所說,一二層地宮則完全沒有了機關,很容易就能上到地面。一路上方新教授和亞拉法師問了王佑許多問題,王佑發音不暢,但是為了打消這一行人的疑慮,他一一作答,將他此次原始叢林之行始末談了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