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6/16頁)



  胡楊道:“是前鋒科考隊員林旭聲他們。快,老肖,帶幾個隊員,記得把槍拿上。卓木強巴,還愣著幹什麽,走,一起去看看!”

  卓木強巴打算叫上張立一起,但想到他手上的傷還未好,這頭催得又急,就一個人登上了胡楊他們的車。車上,卓木強巴問道:“他們幹嘛不一起上車追,還要留一個人守屍體?”

  胡楊道:“笨蛋。超出信號車的信號增強範圍,對講機就無法聯絡了,而對講機自帶的通信發射頻率覆蓋範圍僅有五百米。我們只有先趕到飲馬湖,讓林旭聲替我們指路。”三輛越野,從大本營出發,盡量小心而快速的朝飲馬湖奔去。

  卓木強巴未想到,一路的景致竟然出奇的好,他看見橫架在空中的巨大冰梁,就像桂林的象鼻山一樣,汽車從冰梁下駛過,而路旁還有無數石塊堆砌成小山丘,老肖說,那是瑪尼堆,石片上刻有藏族的經文,最下面的石塊有的有數百年歷史了,上面刻的經文都斑駁脫落了,那表示這裏曾有藏民活動過。而更多的可能,是遠在青海北端或以外的藏民,去朝聖時經過的路段。卓木強巴閉上眼,就能想象那些穿著經袍,一步一叩首的朝聖者。

  前面有個更大的瑪尼堆,旁邊還插著經幡,一個完全風化掉的牦牛頭骨,端端正正的朝東南方擺放,那是正對著布達拉宮的方向。又轉過一個山坡飲馬湖就出現在眼前,湖水碧藍,岸邊已經結冰,湖心處也結了一層薄薄的冰,但依舊映襯著藍天的色彩。飲馬湖呈帶狀,一直延伸十幾公裏,科考車沿著湖邊一路駛過,對岸的山坡被白雪覆蓋,湖心又有幾個半島狀的峽角伸出,遠遠望去就像極地景色。更遠的地方有白雪覆蓋的山峰,老肖指著幾個山峰介紹道:“西南向是可可西裏山最高峰,崗紮日,它幾乎和布克達坂峰等高,都在6800米以上。本來往北有布克達坂峰,只是馬蘭山冰川遮住了,那是可可西裏最大的冰川。”

  胡楊不知是否心情不好,一路上一句話都沒說。

  到了目的地,眾人人下得車來,只見林旭聲肅穆的立在飲馬湖畔,憤怒之情溢於言表,在他腳下不遠的地方,三十幾具藏羚羊屍體整齊的陳列在前,已經有五具被完全的扒了皮,露出血肉模糊的屍身,黑白分明的大眼分外向前凸著。胡楊將手捏著“哢哢”作響,卓木強巴也出離的憤怒了,就在這聖潔如仙女的湖畔,血腥離他們是如此之近,那些貪婪的人,為金錢而出賣靈魂的人,早已無人性可言。

  卓木強巴這才發現,張立隨著第三輛車跟在他們後面,他大力拍打著卓木強巴道:“這樣的事竟然不叫我,你……你也太……”卓木強巴道:“你的傷還沒好,我怎麽……嘿,先上車再說吧。”

  胡楊在藏羚羊屍體前默哀數分鐘,然後道:“留下一輛車,三個人,把這些屍體處理掉。其余的人,跟我追。”

  車上,另一名科考隊員陳傑怒道:“幸虧我們把營地設立在可可西裏湖邊,否則,否則,這些沒有人性的家夥,還不知道要做出什麽事來。”

  卓木強巴錯然,老肖拍拍他後背道:“可可西裏湖是藏羚羊的一個越冬棲息地,那裏有更大種群的藏羚羊,我們把大本營設立在那裏,一是方便對周圍湖泊和布克達坂峰等的科考,二來也可以保護那裏的越冬藏羚羊。盜獵分子最常出沒的就是這兩個時候了,一是冬季,藏羚羊的皮毛是最厚實的時候,可以整皮做衣,二是春季,待它們換新羊絨時,可以切皮取絨。這些家夥,比我們還熟悉藏羚羊的習性呢,這一群的藏羚羊,看來是今年追隨水草來到這裏的,每年夏季,它們就都會在卓乃湖產羔,似乎是各處的藏羚羊趕來參加的盛會,最遠的要遷徙上千公裏,那時也是一個盜獵猖獗期。那些人,根本就不會顧及藏羚羊的繁衍。”

  沿著前車留下的冰轍,一路向北,老肖道:“那些家夥,想逃往昆侖山麽?”

  胡楊點頭道:“嗯,恐怕是這樣的,昆侖山脈縱橫交錯,山溝山谷極多,一旦進去了,就很容易擺脫追捕。不過沒幾天時間到不了,他們一定要選一處地方先躲起來,最有可能的,就是慌不擇路,躲進冰川裏了。”

  “馬蘭山!”老肖道。胡楊點點頭,他們順著車轍一直追,果然上了馬蘭山冰川。

  [冰山溶洞]

  老肖一直在給卓木強巴補課:“馬蘭山冰川發育在平坦的高山頂部,冰川覆蓋在上面好似一頂白色的帽子,可稱為冰帽,又叫平頂冰川,它的特點是沒有表磧,奇Qīsuu.сom書也沒有出露到冰面之上的角峰陡崖。冰川上層是粒雪,下層是冰川冰。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一直處於消融期,裏面會因消融而形成不少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