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綢緞 第十八章 麥濤(謀略)

  電影《男孩別哭》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1993年,位於美國中部內布拉斯加州境內的法奧斯城來了一個陌生的小夥子。他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小城的寧靜。幾乎每一個遇到他的人都被他的純真所吸引,女人們則對他頻頻表示愛意。盡管他成了全城的熱門人物並與許多人結為朋友,但人們並不真正了解他的秘密。

  這個自稱布蘭頓-蒂納的小夥子實為女兒身,就住在離法奧斯75英裏遠的林肯市。她的真名叫作蒂娜-布蘭頓。她無法接受自身的性別,卻一直自認是“有性別角色危機”的男人。為此,她搬到法奧斯,希望能被人們接受,像一個男人那樣生活。

  “他”的新朋友倫尼告訴他,一個外鄉人如果在法奧斯城找不到異性朋友將會被看不起。於是,布蘭頓很快成了小城的情聖,並與一位名叫坎德斯的單身母親住在一起。但拉娜的出現改變了他的生活,自從第一次相遇之後,兩人很快便彼此熱戀。布蘭頓還與拉娜的前男友約翰成了朋友。約翰和死黨湯姆都有前科,他們糾集了一幫粗野的男人,酗酒、晝夜狂歡。他們都接納了布蘭頓。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布蘭頓因交通違章而被逮捕,她的秘密被發現了。拉娜得知真相後,站在了布蘭頓一邊,而約翰和湯姆卻感到被羞辱了,他們的怒氣迅速膨脹為一次血腥的暴力犯罪——他們強xx並殘忍地殺死了布蘭頓……

  影片至此戛然而止,留給讀者太多的思索,包括人自身的價值觀,社會性別角色的定位……然而艾蓮與麥濤考慮的是影片另一重涵義——毋庸置疑,所有人對於影視片中出現的強xx情節都會感到震撼,然而兩人在這部影片中描述布蘭頓被強xx並殺死時所產生的感受則更加強烈。這裏隱含了一個觀點:盡管大多數國家對於強xx罪的量刑更多是考慮被害人的年齡以及犯罪殘忍程度。但強xx一個女同性戀者的罪行似乎更加殘酷一些,特別是針對女同性戀中的男性形象扮演者。

  艾蓮和麥濤同時意識到了另一個問題,假如影片中的布蘭頓並沒有被殺死,那麽接下來她會怎麽樣?結論無非有兩種:精神崩潰或是成為新的復仇者。

  對於這部影片的回憶,使兩人第一次把同性戀的線索與報復行為結合在一起。然而新的問題產生了:加入兩年前蕭影身上真的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那麽為什麽事後報復的對象卻一直是女性——那些跟她有過合影的女同性戀夥伴?

  麥濤沉吟許久,把第三個線索,即醫院可能存在的醫療事件,套了進來:蕭影可能是女同性戀,但是她的這種傾向是什麽爆發的呢?也許是在兩年前,也有可能是在那之後。這形成了兩條不同的路線:第一,當年的蕭影並非同性戀,她和自己的咖啡店老板有了關系,但隨後被不負責任的老板拋棄了。由於對男性的不信任感和被傷害之後產生的倒退機理,她可能轉而對女性產生好感。而依照死去的線人薛婷婷的說法,她那個時候似乎懷孕了,也許她想把孩子生下來,更有可能想要打掉,於是她找到了同性戀夥伴王敏文小姐,卻沒想到出現了醫療事故。由此,蕭影的心理由愛轉恨,開始一系列的包袱。第二條路線稍有區別,當年的蕭影就已經是同性戀,這更符合薛婷婷的說法——她在酒吧工作的一年裏與男性客人保持了不冷不熱得適度關系——因為她對男性客人毫無興趣。然後酒吧拆除後,她卻被老板強xx,精神瀕臨崩潰,整日酗酒——這也出自薛婷婷的說法。但她那時候應該並沒有走向報復的極端道路,原因可能是她懷孕了。出於女人天生來的母性情結,她可能會對賦予自己新生命的男人恨不起來。所以時至今日,酒吧老板都沒被幹掉。但那孩子似乎沒有出生,為什麽呢?還是出於醫療事故,在這個事故之後,她失去了孩子,但她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並不知道內幕。直到今年,即1999年,某人可能不小心走露了消息,使得她產生變態的報復心理。殺死女同性戀者可能出於她在和她們的交往中受到過更加強烈的傷害,甚至那起醫療事故很可能就是她們一手操控的。

  無論是上述的哪條路線,其核心問題都是要搞明白,當年醫療事故的內幕。對於兇手的性別不明,麥濤也修正了先前的觀點,考慮到蕭影很可能是受到了作為女性被傷害的經歷影響,更多情況下把自己當作男人——有可能開始改造自己的外貌,比如說注視睾酮等雄性激素,使自己的外表看上去也像一個男人!

  艾蓮對此的補充是:他想起了被殺的酒吧老板娘,假如這起獨立於半年前的案件和眼下的系列案件真的出自一人之手,那麽理由也就很好理解了。他順便聯系到了薛婷婷證詞中可能出現的謊言,長時間找工作未果的薛婷婷可能求助過酒吧老板,而她的交換條件,是將蕭影與老板偷情的秘密揭露出來。即使說,薛婷婷一直知道蕭影和老板的奸情,為了自身利益,她最終放棄了再為朋友保密,轉而投向老板娘的陣營。因此薛婷婷也成為被報復對象,可是兇手並沒打算一開始就幹掉她,也許對這個細節並不知情,然而對方主動找到自己告知線索的事情卻令兇手坐不住了,她不得不除掉了這個多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