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一角藏隱秘(第3/5頁)

“是這樣。這場車禍蹊蹺或者巧合的地方確實不少。”劉警官又自己點了一支煙,說,“你看,為什麽出車禍那天偏偏那個專職司機請了假,這算不算一個疑問呀?當然,我們查了,沒有發現他與車禍有必然聯系。主要蹊蹺點還有一些,比如,我們發現當時大車司機有突然加速的行為,是突然加速,那他是看到小車之後再加速的還是加速後才發現小車的?這個問題就很關鍵,一前一後,車禍性質可能就會改變。司機的陳述是加速之後才看見小車的,我們也在現場附近做了模擬測試,因為是山路,又處於拐彎處,如果全神貫注,是有可能發現小車的,知道嗎?是有可能。但精力如果有點遊離,確實就可能看不到,因為就是那麽一瞬間的事。我們不能由此就斷定大車司機沒看到小車,肯定也存在他看到小車的可能性。再比如,發生車禍時,死者正接一個電話,開車打電話本來就違章,至於這個電話對車禍影響有多大,是不是導致車禍的關鍵?我們也沒法清晰界定。所以呀,交通事故與刑事案件有很大不同,它有很多的偶然因素,這對判定一個案件增加了很大難度。”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劉隊,我打斷您一下。”張雨齊說是打斷,也還是等劉警官把話說完,說:“咱們一點一點捋。”他皺著眉頭,迫不及待地問劉警官:“您的意思是說,如果大車司機集中精力,他是完全可以看到小車的,對吧?”

“理論上來說,是的。”劉警官回答得很謹慎。

“那如果預先知道大車看到小車後肯定會突然加速,這個時候再給已經處於超速狀態的小車司機打個電話,讓小車司機猝不及防,車禍勢必難以避免。對不對?”張雨齊看著劉警官的臉,非常鎮定地分析說。

劉警官聽張雨齊這樣說,愣了半天,他仔細咀嚼著張雨齊的話,想了想,說:“按你所說的,當然不排除存在這種可能性。就這個案子而言,時間、地點、速度,要是人為策劃,那得拿捏得十分精確,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操作成功概率並不是很大,也沒有非常明確的證據來支撐。我剛才講過了,車禍存在著許多偶然因素,說白了,就是趕巧了,各種不可能湊到了一起,我碰到過很多匪夷所思的情況。當然,警察辦案,肯定不放過任何可能性。但是,警察必須要講證據,要有完整的符合邏輯的證據鏈條。這個案子,是有一些不同尋常之處,你們有這樣的猜測也能理解。”

“剛才您說小車司機在行駛中接到的一個電話可能是導致車禍的誘因,這個電話肯定與車禍案有關,這個電話是誰打的呢?你們肯定查過的對吧?”倪可欣看張雨齊皺著眉頭,沒有接著問,就直接插話道。

“查是查過,只是這通電話我就不便告知了。剛才我也說了,要是不違反紀律的,我知無不言,但為了保護當事人,我不能告訴你們。即使告訴你們是誰的電話,也沒有意義,因為這個電話是不是就一定是本人打的,都說不好。”劉警官很耐心但也很有原則。

“哼,這問題還用問嗎?肯定是張詠琳打的呀。她讓趙德秋一大早打電話給我父親,說她出事了,我爸爸哪裏聽得了這個呀,肯定馬上火急火燎地開車到她郊外住的地方去找,她知道我媽媽肯定不放心,一定會追出來,然後她讓卡車司機王大力等在郊區山路上,小車一過來,王大力立即加速,而同時,她給我爸爸打電話,我爸爸本以為她出事了,突然一聽到她聲音,必然慌亂,最終造成兩車相撞,基本情況就應該是這樣。”張雨齊故意地說著他的分析,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劉警官的反應。

劉警官倒是很認真地在聽張雨齊的分析,但他一直不動聲色,從他表情上看不出任何變化。等張雨齊一口氣說完,他才緩緩地說:“張先生,警察不會像你這樣辦案的,沒有充足的證據,我們不會輕易下結論的。您也不必希望我對您的這番推論下評判。還是我剛才說的,合乎邏輯的推理一定是建立在堅實的證據基礎上的,沒有證據支撐,再合理的推論也不見得就是真相。”

張雨齊雖然相信姑媽肯定參與了車禍案,而且他也相信,警察肯定也會有此懷疑,但劉警官沒有給他任何暗示,既沒有附和他的假設,也沒有否決。他略有不甘,就言辭懇切地說:“劉隊,您設身處地地想想,我呢,十六歲父母就因車禍身亡,成了孤兒,在我心裏造成很大陰影。我從國外回來,就是想弄清楚父母死亡的真相,所以,也拜托您,別以官方的身份,您從朋友的角度,幫我們分析一下,車禍到底存在哪些疑點?我們怎樣才能得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