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之神 便所の神樣(第2/5頁)

可是,外頭清透的空氣更舒服。外頭的空氣會從鼻腔穿過腦袋,令人心曠神怡。

家裏的空氣,從鼻子吸進去,感覺會一點一滴浸透到體內。雖然心安,卻一點都不清爽。

是屋子舊了嗎?

是屋子臟了嗎?

這是棟木造平房。

朋友家的雙層樓房又新又酷,集合住宅和公寓也頗帥氣。

而我家總有一種寺廟般的顏色。地板上用圖釘鋪著塑膠墊,墻上貼著立山的三角旗(2)。外墻是木板,鐵皮都生銹了。

所以才會有味道,一定是的。

這是什麽味道?

設置佛壇的房內有線香的味道,還有蠟燭的焦味。

擺著衣櫃的房間有樟腦的味道,還有類似紙的味道。

浴室充滿肥皂和黴的氣味。廚房彌漫著水垢和蔬菜的泥土味。

起居間是奶奶的味道。老人的味道,還有飯的味道。不是味噌或醬油,而是煮好的米飯香。

或許是這些林林總總的味道混合而成。

混合在一起,就會發臭。學校和街上沒那種味道。不會有線香、樟腦、黴菌、泥土、老人的味道。這些都是在家裏才會聞到的味道,渾然一體,如同花紋玻璃門另一頭的景色,失去界限。這就是我家的味道嗎?

大概就是我家的味道吧。

好丟人。

不過,我並不討厭。一想到真臭,是家裏的味道,盡管丟人,卻覺得心安。

莫非已滲透到骨髓裏?還有肺和心臟,甚至每一個細胞和血管?

就像丘比娃娃的背心。

我也一樣臭嗎?

沒人這麽說過。該不會只是大家都沒說?

我脫下父親不再穿的褐色拖鞋,踏上門框。腳底壓在凹凹凸凸的木框上,十分舒服。

木頭涼涼的,卻也有點溫溫的。

想到去起居間,奶奶會很吵,我直接前往走廊。

走廊的木板沒凹凸不平,一片平滑,帶有光澤,會反射燈光。畢竟會擦地板,是已不在的家人們擦的。約莫是全心全意、悉心擦拭吧,木板像貼上一層飴色透明的膜,光可鑒人。

赤腳踩上去,會留下黏黏的腳印。

眼前出現一道紙門,那是設有佛壇的房間。

裏面沒人,想必是烏漆抹黑。門上糊的紙已舊,整體呈灰色,質感也挺粗糙。弄破紙門會挨罵,但有時就是想弄破。只要戳破一處,便控制不住沖動。

所以經過時,我都盡量不去看紙門。

聞到線香的味道。

奶奶一直在哭,怎麽不去睡?

還是狗叫聲?也許那是狗。只要救護車經過,附近的狗就會跟著亂吠。奶奶的哭聲聽起來和狗叫一樣。仿佛狗遭碾死般的聲音。

愈往走廊前進,屋裏愈陰暗。

深處是一片漆黑,而玄關和靠近起居間的地方是亮的。

因此飄散線香味的佛堂前的走廊,猶如處於難辨人臉的黃昏時刻(3)。

經過佛堂,拉上遮雨板的玻璃窗倒映出我的身影,旋即融入無限的黑暗中,宛若只有羸弱輪廓的妖怪。

得開燈才行。

其實我沒有特別要幹嗎。

可是,要去我那狹小的房間,得穿過充滿老人味的起居間,奶奶又像狗一樣吵,好討厭。今天我覺得好討厭,仿佛有什麽卡在胸口。我並不是特別討厭那聲音,唯獨此刻不想聽見。

所以得點燈才行。

那是鋪木板的房間。

說是房間,其實只是走廊的盡頭,再過去就是散發黴味的浴室。

緊接著是後門。不是廚房門,而是後門。一出去便是木板圍墻,空間狹窄,雜亂長著色彩艷毒不祥、一點都不青翠的草。

就算能擠過雜草叢生的圍墻隙縫,來到屋子側邊,圍墻之間窄得連狗都難以通行。若試圖改道,庭院也僅是一塊狹小荒地,晾著曬不幹透的衣物,臉盆殘骸四散。換句話說,從後門走不到屋前的空地。

推銷員或送貨員造訪無門。

更沒辦法搬運東西進來。

即使開門,也只能到屋後,所以稱為後門。在毫無用處的後門邊,放著一台舊式洗衣機,一旁籃子裏的潮濕的臟衣物堆積如山。

大概是日間天氣不佳,沒辦法洗衣服。

籃子裏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盡管沒聞到味道,但我猜臟衣物上應該沾著汗垢與汙垢。

總之舉目盡黑,只能摸索。

開關在廁所門旁邊。

正中央設有廁所。於是,臟衣物、後門、浴室的味道,全都敗下陣來。在黑暗中能夠察知的,只有廁所。

得快點開燈才行。

黑暗將被廁所占領。因為散發著味道。

首先是消毒水味。

刺鼻的氣味迎面襲來。

洗手水裏摻有消毒水,約莫是為了消滅黴菌和細菌。

汲取自來水,特地存放於吊在上頭的水槽裏,用來洗手。

壓一下懸垂的奇怪形狀器具前端,水會伴隨“啾、啾”聲流出來。水量頗小。沾濕手,再用掛在旁邊的毛巾擦拭。其實是隨便一抹,那條毛巾一定臟得要命。即使換過或洗過,還是臟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