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混亂的動機(第4/4頁)

駱松此刻的情緒還沒能從白天劉永昌被殺謎案中緩過來,對於高川的分析,他似乎沒什麽興趣。

“剛才聽你說,另一名嫌疑人石然的父親在二十年前因為卓凱和趙雨彤的緣故而跳樓自殺,這點確實值得懷疑。”

話題又轉回來了,駱松在心中苦笑,不過他早已習慣了高川的這種跳躍式思維。駱松接著高川的話,語氣失落地說:“只可惜當年互聯網不夠發達,我們去了市局的档案室以及市圖書館,都沒有找到當年有關石建國事件的任何新聞報道,也許可以在其他什麽地方找到,但我現在真的沒時間也抽不出人去大海撈針似的查了。唉……”駱松嘆了口氣,無奈地說,“找不到就找不到吧,就算知道了,也只能是用於對石然可能具有的殺人動機的研究,並不能成為直接證據。”

“錯!”高川嚴肅地說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關聯的,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嗎?如果結論和一系列前提條件結合得越完美,那麽結論的正確概率就越高!”

駱松像是在思考著高川的話,一言不發。

高川接著說道:“你知道H市第三監獄擁有全國監獄中最大的圖書館吧?”

“是的。”

“我跟你說過我是管理員吧。”高川所指的,是協助監獄圖書館管理員進行搬書的工作。

駱松立刻明白了高川想說什麽,頓時來了精神:“你那兒能找到1994年的報紙?”

“不確定,不過我曾經看到過1991年的舊報紙,我試試吧。”

“好!一會兒我再跟監獄領導打個招呼!”駱松激動地說道。

盡管調查石建國自殺原因的真相只是為了用來推測石然是否真的具有殺人動機,而非能夠獲得什麽最直接的證據,但駱松相信高川可以將任何看似與案件聯系很小甚至毫無聯系的地方作為切入點,最後總能挖出點什麽。之前還處在極度抑郁之中的駱松情緒陡然間變得亢奮起來,因為高川的存在,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今天就到這裏吧,在熄燈鈴聲響起之前我得在圖書館查找你需要的舊報紙,那恐怕需要很長時間。而且目前具備的線索有些雜亂,我需要時間去整合,等我找到舊報紙,或是有了什麽新的思路,我會請監獄領導聯絡你的。”

“好,那就辛苦你了!”

“明天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去替我給他們上炷香。”

“好。”駱松的語氣並不堅定,他心裏想著,自己怎麽可能有時間去西郊掃墓。

駱松絕對沒有想到,第二天他真的會去西郊公墓,但去的目的卻不是為了給程楓華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