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徽之謎(第6/11頁)

羅賓的熱情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他顯得非常失望,隨意地翻了起來,他一頁一頁地向後面翻著,突然,裏面的一頁深深地吸引住了他。

有些《聖經》的最後一頁上都有一個小欄目,那裏記載著書的主人的家族姓名和受洗禮的時間。而這本紅褐色的《聖經》的最後一頁上,寫著三個人的名字,筆跡秀美,很像是一個女人所寫:

“哦,這上面的筆跡怎麽與安莉薩那個日記本上的一模一樣呢?她母親的名字叫做安莉薩,女兒原來叫做魯茜,而父親則是倍哀爾。可是,那家農戶怎麽會得到這本《聖經》的呢?”

羅賓拿著這本《聖經》趕緊回到了谷蘇家。聽完谷蘇夫婦二人的講述,羅賓感到十分吃驚,不過,他了解到了以下這些非常有用的情況:

倍哀爾·導爾頓是一位資深的歷史學家,尤其是對十字軍東征的歷史,他更是有著深入的研究。為了尋找到十字軍的相關材料,倍哀爾·導爾頓和他的妻子安莉薩去過侯爵的住宅舊址,可是,侯爵家族的房屋在那個時候早已變成了農田,他們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材料。不過,導爾頓夫妻二人仍然對侯爵家遺留下來的東西進行了一番調查,而且還到村子裏的教堂去翻閱過以往的文字記載。他們在這裏一共待了三個月的時間,一直住在谷蘇的家中。

“他是一位博學多識並且潛心於鉆研的學者,聽說還擁有著文學博士的學位呢。”谷蘇對羅賓說道。

“他的妻子也是一位美麗大方並且非常溫柔體貼的好女人!”谷蘇的老伴兒這樣補充道。

“那個時候,這對博士夫婦有沒有孩子?”羅賓問道。

“有,他們有一個非常惹人喜愛的小女孩。名字叫做魯茜,當時可能還不到六個月大。”一提到孩子,谷蘇老太太的興致更濃了。

“假如真是這樣的話,那麽,博士夫婦在這裏調查的時候應該是1896年吧?”

“不錯,確實是1896年。那年鬧旱災,葡萄都絕產了,所以我記得很清楚。”谷蘇掰著指頭算了算。

“那麽,這本《聖經》是不是他們的呢?”

“是的,圖勒那偷走的那本《聖經》就是那位太太留給我作紀念的,我們同時也回贈了他們一本《聖經》作為紀念。”谷蘇老太太一邊笑著一邊講出了這件事。然而,羅賓聽完之後卻不禁一怔,他問道:“你們回贈的那本《聖經》,是什麽樣子的呢?”

“那本《聖經》並不怎麽精美,從我們這種農家小院裏拿出來的東西,也只能是一本破爛不堪的《聖經》了。但是,那位太太卻告訴我們說,只有這種供全家使用的物品,才具有真正的紀念意義。所以,她非常愉快地把那本《聖經》收下了,那是一本黑皮的、封面非常臟的《聖經》。”

“你說什麽?黑皮的?”羅賓顯得非常激動。因為他堅信那肯定就是黑色的摩洛哥皮制成封面的《聖經》。

“那本《聖經》是你們買到的嗎?”

“不,那是從侯爵家遺留下來的一大堆廢品中撿來的,雖然破舊了一些,可它畢竟是《聖經》啊,所以我就從廢品中把它撿了出來,每天都拿出來使用。”

“哦,原來是這樣啊。”羅賓明白了,此刻,他斷定那本黑色摩洛哥皮制成封面的《聖經》肯定被導爾頓夫人安莉薩拿走了。

如果按照谷蘇老太太的說法來看,導爾頓夫人並不知道那本《聖經》裏面藏著的秘密。當然了,對於侯爵家寶藏的事情,她更是一無所知了。

“你們後來又聽說博士一家人的消息了嗎?”

“他麽回到巴黎之後,那位太太經常寫信寄給我們,但是,一年之後,他們突然杳無音信了。像我們這樣的鄉巴佬,他們當然不會總是念念不忘的。可是,大約又過了一年,我們在看報紙的時候看到了關於到巴勒斯坦去調查十字軍資料的博士的消息。”谷蘇跟在他老婆後面說道。

“到了巴勒斯坦之後,博士又回到法國了嗎?”

“那就不清楚了,因為從那以後,報紙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他的消息,而且,他的太太也再沒有給我們寫過信。”

羅賓有著眾多的部下,而且掌握著非常豐富的關於社會各方面的調查資料,因此,對於這樣的一位資深的歷史學家,以及他所進行的研究性工作,還有他去巴勒斯坦聖地進行研究和旅行的情況,他都應該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他同樣沒有在報紙上看到過博士回國的消息,因為他當時並不知道自己在雪原上救起的那個小女孩就是魯茜——博士夫婦二人的親生女兒。魯茜為什麽會成為棄嬰?這其中肯定包含著一個巨大的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