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法(第2/4頁)

我爭辯道:“但是,那可是太陽系的問題啊!”

他不耐煩地打斷我的話說:“這和我有什麽關系?別說地球是繞著太陽走的,就算繞著月亮走,對我和我的工作又有什麽影響?”

我幾乎就要開口問他,他到底是幹什麽的時候,我從他的態度中發現,這個問題恐怕會引起他的不悅。於是我就將剛剛的對話分析了一番,想盡力從中找到一些能夠用於推論的線索。他說他不想涉及那些和他的研究無關的知識,由此可知,他所具有的一切知識都是與他的工作有關的。我用鉛筆在紙上把他所了解的一一列舉出來。寫完一看,我不禁笑了出來。紙上是這樣寫的:

歇洛克·福爾摩斯的學識範圍:

1.文學知識——無。

2.哲學知識——無。

3.天文學知識——無。

4.政治學知識——貧乏。

5.植物學知識——不全面,但是對顛茄制劑和鴉片卻非常了解。對毒藥比較熟悉,限於實用範疇。園藝學知識幾乎沒有。

6.地質學知識——比較注重實用,有限。他一眼就能分辨出土質之間的不同。他在散步回來之後,曾經把濺在褲子上的泥點一一指給我看,並根據泥點的顏色和成分說出是在倫敦的什麽地方濺上去的。

7.化學知識——非常精深。

8.解剖學知識——準確,但並不系統。

9.驚險文學——豐厚,熟悉近一個世紀中所發生的一切恐怖事件。

10.提琴拉得很好——如果他願意的話。

11.擅長棍術,也精通刀劍和拳術。

12.關於英國法律,掌握實用的那部分。

寫下這些東西,我非常懊喪,將它扔進壁爐裏,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想要通過把這些信息聯系起來,以求找出一種和這些本領有關的行業來,結果依然搞不清這位老兄究竟是做什麽的話,還不如馬上放棄。”

記得在前面曾經提到過他會拉小提琴。他的琴其實拉得很出色,但是和他的其他本領一樣,也讓人覺得有些古怪。我知道他能拉出一些曲子,而且還是那些比較有難度的。因為他曾在我的請求之下,為我拉過幾支門德爾松的短歌和一些他自己喜歡的曲子。但是當他獨自一人的時候,他就很少會拉出什麽像樣的或者大家熟知的曲子了。黃昏時分,他閉著眼靠在扶手椅上,信手撥弄著平放在膝上的提琴。琴聲時而憂郁高亢,時而古怪歡暢。這些琴聲很明顯地反映出他當時的某種思緒。但是我不知道撥弄這些曲調是否助長了他的這種思緒,還僅僅是一時的心血來潮。那些刺耳的獨奏經常讓我感到心煩,如果他不是常常在這些曲子之後,再拉上幾支我喜歡的曲子來作為對我忍耐的小補償,我恐怕真的就忍無可忍了。

在最初的一兩個星期中,我們並沒有什麽訪客。我還以為我的夥伴也和我一樣,孤身一人沒有朋友。但是很快我就發現,他認識很多人,而且是來自社會各個不同的階層。其中有一個人,長著一張蠟黃色的臉,眼睛是黑色的,給人一種獐頭鼠目的感覺。經福爾摩斯介紹,我得知他叫雷斯垂德。這個人每個星期都要來那麽三四次。一天早上,有一個打扮時髦的年輕姑娘來了,坐了半個多小時才走。當天下午,又來了一個衣衫襤褸、頭發花白的客人,看樣子是個猶太小販,他的神情好像十分緊張,背後還跟著一個邋遢的老婦人。還有一次,來了一個白發紳士。另外還有一回,一個身穿棉絨制服的火車服務員來拜訪。每當這些奇特的客人出現時,歇洛克·福爾摩斯總是請求我先把客廳讓給他,我也只好回到自己的臥室去。他經常為帶給我這樣的不便而道歉,他說:“我不得不用這間客廳來辦公,他們都是我的顧客。”這是個單刀直入向他提問的好機會,但出於謹慎考慮,我沒有刨根問底。我想他不談論自己的職業,必然是事出有因的。可是沒想到,不久之後他就主動地提到了這個問題,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天是3月4日,我比平時起得要早一點。我發現福爾摩斯還沒有吃完早餐。房東太太因為知道我一直喜歡晚起,所以還沒有為我準備座位,我的那份咖啡也沒有預備好。一時間我一股無名火起,立刻按鈴告訴房東太太,我應該吃早餐了。然後我隨手從桌上拿起一本雜志翻看,借此來打發等待早餐的時間,而我的同伴則依舊一聲不響地只顧吃他的面包。雜志上有一篇文章,有人在標題下面用鉛筆做了記號,我自然地被吸引了過去。

文章的標題未免稍嫌誇大,叫做“生活寶鑒”。這篇文章企圖向人們證明:一個具有敏銳觀察力的人,如果能夠精確系統地觀察他所接觸的事物,那麽他將有非常大的收獲。我覺得這篇文章比較有意思,雖然有其獨到的想法,但是看到最後卻未免荒唐。其論述過程嚴密而緊湊,但是得出的結論卻未免有些牽強。作者聲稱,從一個人瞬間出現的表情、臉上的肌肉以及眼睛的每一絲運動,都可以推測出他內心的活動。據作者稱,如果一個人在觀察和分析方面素有鍛煉,那麽欺騙他就是不可能的事。他所作出的邏輯推導簡直和歐幾裏得的定理一樣的準確。但是在我這個門外漢看來,這些結論確實非常驚人,在他們搞清楚他是怎麽得到這樣的結論之前,他們一定會把他當成一個先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