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鎖(第4/6頁)

圖一吹田電飾

“也不是,除了剛剛提到的從內側簡單的上鎖解鎖的方法外,從外側也可以用鑰匙做到。卷簾門外面有鑰匙孔,拿著那把鑰匙的是開卡車上班的四人中最年長的秋田辰男。十二日早晨,也是他用鑰匙打開卷簾門進入工作間,發現被害人的。卷簾門的鑰匙有兩把,另外一把由社長保管,北川幸男也沒有。”

“另一個就是掛著數字鎖的這個側門了吧?”

“說它是‘小木門’可能更恰當,只是一塊木制的門板,能夠進出旁邊的小巷,數字鎖就掛在這個門朝向小巷那一邊。也許有人會覺得一把小鎖找個大些的鉗子就能鉗斷,一扇木門也是用力一踢就破掉了,但是現場並沒有這種痕跡,門和鎖都是完好的。”

“所以雖然那把鎖很簡陋,但也要旋對三個數字才能夠將門打開?”

“似乎是這樣的。另外鎖並沒有被打開過的痕跡……”

“有哪些人知道數字?”

“誰也不知道。”

“誰也不知道?”

是的,只有社長一個人知道。那是社長自己去買自己裝上去的。他還說過如果告訴員工就一定會泄露出去,所以他一個人知道就行了,連妻子都沒有告訴。

“不過這沒有什麽要緊的,因為那個小門大家並不怎麽使用。從大門進出就足夠了。”

“數字鎖的密碼社員也不知道,當然石原和馬場也不可能知道嘍?”

“確實如此。對此我們也很困惑。”

“這樣啊。”

禦手洗的聲音變得明朗,手掌好像佛教徒行禮那樣合起來。

“那麽就只有卷簾門可以進出了?”

“本應是這樣,但這更難以想象,因為石原和馬場都沒有卷簾門的鑰匙。”

“會不會是他們以前跟吹田來往的時候,偷偷拿走鑰匙復制了一把?又或者他們跟吹田的五位員工認識,一起喝酒的時候找到機會復制了鑰匙?”

“石原和馬場都不認識吹田電飾的員工,也從來沒有過往來。另外社長買回股票之後就很警惕他們兩人,再也沒有聯絡,而且以前他就對那兩個人不大信任,怎麽會給他們可乘之機呢。”

“可是這樣一來小木門的數字鎖沒打開過,豈不是只剩下卷簾門了麽?”

“沒錯。但是開關卷簾門都會發出很大的聲響,吹田電飾樓上住著一對夫婦,他們說十一日晚上六點半卷簾門關閉,到十二日早晨十點才再打開——是來上班的四個人開門的聲音——之間完全沒有聽到過卷簾門開啟的聲音。那個卷簾門的聲音非常大,住在二樓不可能聽不到的。”

“不過如果耗費些時間慢慢開呢?這樣一來二樓的住戶不會發覺,也不會驚醒在沙發上睡覺的社長。”

“早晨八點到九點間?路上行人已經很多了,而且員工也不知道幾點就會來上班。”

“你說過卷簾門的鑰匙有兩把,那另外一把在哪裏?”

“在被殺的社長的口袋裏,西褲右邊的口袋。”

“啊,那麽兇手可以預先偷了鑰匙,再趁深夜慢慢打開卷簾門進入工作間,跟吹田聊天,等到他睡下再刺殺他,然後再慢慢將卷簾門放下鎖好,把鑰匙放在社長的褲袋裏,不過這種方法也是不可能的吧,石岡君?”

“確實不可能。”

“總之,關卷簾門的時間不出八點至九點的上班時間。吹田電飾前的馬路經過的人多麽?”

“非常多,很多上班族都會經過那裏。”

“有目擊者麽?”

“目前還沒有。”

“如果我是兇手,一定不會從過路人多的大門出入,而是選擇小木門,那邊是通往小巷的吧?”

“是的。而且當時門口堆積了很多裝材料的紙箱,只要稍微蹲一下,大路上的行人就完全不會看到了。”

“蹲下來剛好可以專心研究數字鎖,那裏有沒有留下什麽指紋?”

“只發現了吹田社長的指紋。兇手如果是從這裏進出,一定會戴手套吧,刺殺社長的登山刀上也沒有留下指紋。”

“嗯。”

禦手洗沉思片刻。

“那換一個角度來考慮吧,如果石原和馬場有辦法從大門或小門進入,他們有可能作案麽?作案推定時間段內他們有不在場證明麽?”

時間上還是有可能的。我來詳細說明一下他們當時各自的情況吧。馬場和夫,三十九歲,他是在貿易公司工作的上班族,十二月十二日與以往一樣,八點二十分左右從四谷的公寓出發去上班。這有他妻子可以作證,出公寓時也跟管理員打了照面,管理員也可以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