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試

心理試験

1

蕗屋清一郎為何會犯下一件如此影響自己一生的惡事,其動機不詳。不過即便知道,也與本故事無甚關聯。他在一所大學半工半讀,由此來看,或許是為學費所迫。他是個難得一見的才子,又勤奮好學,卻為了籌集學費不得不去打些無聊的工,占去不少時間,以致無暇讀書思考,他為此深感遺憾。但一個人會因為如此簡單的理由,就犯下那般重罪嗎?或許他本性就是個十惡不赦的人,不光學費,還有其他種種欲望難以填平。總而言之,從他冒出這個想法開始,至今已經過了半年。這期間,他多方考慮,猶豫再三,最終決定將其付諸行動。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不經意與同學齋藤勇熟稔起來,這便是故事的開端。他起初自然沒什麽其他心思,不過自中途起,他卻開始懷著某種朦朧的目的接近齋藤。並且隨著兩人關系的親近,那朦朧的目的逐漸清晰起來。

大概一年前,齋藤在山手某個冷清住宅區的民宿裏租了一間房子。這家主人是個官員的遺孀,不過已經是個年近六十的老婦人了。她把亡夫留下的幾棟房屋外租賺取租金,生活倒也富足。由於無子嗣贍養,她常說“只有錢才是我唯一的依靠”。她只把錢放貸給知根知底的熟人,而且每筆數目不大,如此一點一點累積自己的財產,這便是她生活的最大樂趣。之所以把自己住的房子租給齋藤,一個原因可能是覺得房子裏只有女人不太安全,另一個原因自然是房租能成為她每月存款的一筆可觀來源。如今可能很少有人這樣做了,不過據說她和古今內外所有守財奴一樣,除了明面上存進銀行的錢之外,還把一筆巨款藏在自己家的某個隱蔽之處。

這筆錢對蕗屋來說是個很大的誘惑。那老太婆拿著那麽一大筆錢毫無用處,給像我這般前途無量的青年做學費才更合理。他的邏輯簡單說來便是如此。於是他費盡心思向齋藤打探老婦人的事,企圖找出那筆巨款的所在之處。不過在齋藤某天告訴他自己偶然發現了藏匿地點之前,他並未有什麽具體想法。

“哎,我真是太佩服那位阿婆了,一般人都會把錢藏在地板底下或是閣樓上吧,阿婆卻藏在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地方,裏間的佛龕邊上擺著一大棵松樹盆栽對吧,錢就藏在那個花盆底部。就連小偷都想不到花盆裏竟然藏著錢,說句不敬的話,阿婆簡直就是守財奴裏的天才啊!”

齋藤當時如此說道,愉快地笑了。

自那之後,蕗屋的想法便逐漸具體起來。為了把老婦人的錢變成自己的學費,他在每一步上都考慮了種種可能,試圖找出萬全之策。不過這件事比想象中要困難,無論多復雜的數學難題都無法與之相比。如前所述,為了想出一個可行的辦法,他整整花費了半年的時間。

問題的難點不言而喻,就是如何逃避刑罰。道德上的障礙,或者說良心譴責這種東西,對他來說完全不成問題。他並不覺得拿破侖制造的大屠殺是種罪惡,反而予以贊揚。同樣,他覺得一個優秀青年為了培養自身,把一個一只腳已經踏進棺材的老太婆當作墊腳石,完全理所當然。

老婦人極少外出,每日沉默地團坐在裏間。即便偶爾外出不在家,也會叫鄉下來的女傭幫忙看守。蕗屋絞盡腦汁冥思苦想,老婦人卻相當精明,毫無可趁之機。蕗屋最初打算趁老婦人和齋藤都不在家時,把女傭騙出去辦事,然後趁機把錢從花盆裏偷出來。但這想法未免太過草率,竟然知道某段時間內家裏只有一個人在,這本身就很可疑吧。他想了許多類似的愚蠢方案,又被自己一一否定,如此反反復復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他還考慮了其他所有能夠想到的辦法,比如用計造成錢被齋藤或女傭或普通小偷偷走的假象;或是趁女傭一人在家,悄無聲息地偷偷溜進房子,在不被她發現的情況下把錢偷出來;又或者是趁半夜老婦人睡著時偷偷作案;等等。不過所有方案都多少有被發現的可能。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老婦人解決掉,他最終得出了這一可怕結論。雖不清楚老婦人的錢究竟有多少,但金額應該還不至於讓人執著到絞盡腦汁不惜冒殺人風險。為一筆不知數目的錢,殺死一個無辜的人,這未免有些過於殘忍。不過即便那金額在常人看來並不算多,可對貧窮的蕗屋來說卻已足夠。而且,在蕗屋的思想裏,錢多錢少並不是問題,他只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罪行絕對不被發現,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在所不惜。

乍看之下,殺人要比單純的盜竊危險數倍,但這不過是一種錯覺。若是預料到罪行敗露後的下場去作案的話,殺人的確是所有犯罪行為中最為危險的。不過,若是不在意罪行輕重,只考慮罪行敗露的難易程度的話,有時(例如蕗屋此種情況)盜竊反而更加危險。相反,殺掉現場目擊者雖然殘忍,卻無後顧之憂。過去那些十惡不赦的惡徒毫無顧忌殺人如麻,之所以很難被抓獲,或許正得益於他們大膽殺掉了所有目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