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迷路(第5/17頁)

聽著布蘭卡發出很享受的叫聲,我的心情也會無比地放松。接下來,要麽我和它一起在沙發上躺著休息一會兒,要麽陪它玩小皮球。雖然我曾經想過帶布蘭卡去外面玩,但媽媽說它還小,太容易走丟了,所以就不讓我帶它出門。因此,我和布蘭卡在一起度過的時光都是在室內。看著像絨球一樣滾來滾去的小白貓,時間會過得很快,轉眼天就黑了。雖然放學後沒有和同學一起出去玩,但有布蘭卡的陪伴,我從沒感覺過孤獨或無聊。

當然,睡覺的時候,布蘭卡也和我在一個房間裏。每天晚上,我都會把布蘭卡抱進兒童房,它睡覺的小墊子在一個墻角。我把它放在小墊子上,它就條件反射式地蜷起身子開始睡覺,然後我再鉆進自己的被窩。可是,經常到半夜我一覺醒來的時候,發現布蘭卡已經睡在了我的枕邊,也不知道它是什麽時候過來的。在黑暗之中,我的臉感受著布蘭卡的氣息,當我再次閉上眼睛準備入睡的時候,耳朵深處似乎聽到了給我讀童話的萬佑子姐姐的聲音。

布蘭卡絕對不是萬佑子姐姐的替代品。雖然我心裏一直這樣想,但布蘭卡來到我們家還不滿一個月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把萬佑子姐姐的身影和布蘭卡重疊到了一起。

一天,當我放學回到家後,卻再也沒有見過布蘭卡。

布蘭卡的寵物籃至今仍放在我房間的壁櫥中。為什麽要把這麽一個再也用不上的東西一直保存在家裏,我也不太清楚其中的緣由,也許它是一個“證據”吧,證明布蘭卡曾經在我們家裏生活過。除了這個寵物籃之外,我們家裏就再也沒有任何東西跟布蘭卡有關了。

我把寵物籃從壁櫥裏拿了出來。那籃子根本不像是一個有著十三年歷史的東西,籃身的塑料沒有一點老化的跡象,也沒有褪色的痕跡。媽媽當初就是用這個寵物籃把布蘭卡提回家的,可是,我一次也沒有看見過布蘭卡在這籃子裏的樣子。籃子白色塑料提手的中間部分卻略微變成了黃色,因為當初我提過它,我手心的汗水浸濕了提手。

寵物籃上面是兩扇蓋子,打開一扇蓋子就可以把小貓裝進其中。一扇蓋子是透明塑料制成的,可以透過它觀察籃子裏小貓的動向。另一側的蓋子則是黃色不透明塑料制成的小儲物盒。提籃子帶小貓出門的時候,小儲物盒裏可以裝貓食或項圈之類的小東西。可是在我的記憶中,似乎一次也沒有打開過這個儲物盒,於是我打算打開看看。

結果裏面放著布蘭卡的項圈。那是一個帶有天藍色花紋的粉紅色帶子,上面還系著一個銀色的鈴鐺。那正是布蘭卡的項圈。我一直以為布蘭卡離開我的時候,也把那個項圈帶走了呢,沒想到它竟然被藏在寵物籃的小儲物盒裏。如果我知道布蘭卡的項圈還在,可能早就把那個寵物籃扔掉了,留一個項圈就足夠了。不過,我真的會把那籃子扔掉嗎?

那個項圈是布蘭卡來到我們家一個月之後媽媽買回來的。當時我還問過媽媽,也不讓布蘭卡出門,給它買項圈有什麽用?媽媽則略帶興奮地回答,看那個項圈有點像項鏈,挺好看的,就買回來了。說完,她就把那項圈系在了布蘭卡的脖子上。布蘭卡那帶有光澤的白毛把粉紅色的項圈映襯得更加漂亮,這個項圈和它很配。因為我早就習慣了布蘭卡不加任何裝飾的樣子,所以,我眯著眼睛看著戴了項圈的布蘭卡,心想,如果不戴可能更好看一些。不過,看了半天之後,我也感覺戴著項圈更好一點。

但是我心中還有個疑問,那項圈上就不必掛個鈴鐺了吧。項圈本身是專為幼貓設計的,帶子很薄又柔軟,寬度大約只有一厘米。可是項圈上掛的那個鈴鐺,直徑足足有兩厘米大小,我覺得和這麽小的貓相比根本不成比例嘛。媽媽把鈴鐺掛在項圈的後面,也就是讓那鈴鐺一直在布蘭卡的脖子後面,這樣雖然不影響小貓吃東西、搔癢癢,但是布蘭卡每走一步,那鈴鐺都會發出叮當叮當的聲響,讓它很不自在,甚至有點驚慌失措。我感覺布蘭卡帶著鈴鐺太可憐了,就跟媽媽提議說,應該把那鈴鐺取下來。可是媽媽卻說:

“聽見鈴鐺響,就知道布蘭卡在哪兒,我才能放心。”

即使看不見布蘭卡,只要聽見鈴鐺的聲音就知道它在附近,媽媽這種擔心布蘭卡的心情我能理解,所以也就沒再說什麽。剛戴上項圈的頭半個小時裏,那鈴鐺的響聲著實讓布蘭卡的眼睛中充滿了驚恐。可是半個小時過去了,布蘭卡似乎也習慣了鈴聲的存在,它的情緒又恢復了往常的平靜。不知是布蘭卡特別聰明,還是所有的貓都具有類似的習性,當它知道鈴聲的來源就在自己身上之後,它就會有意放輕、放慢自己的動作,以避免讓鈴鐺發出太大、太劇烈的聲音,漸漸地,它自己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