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國玩偶 第一節(第2/2頁)

可是,自從鎮上建了工廠,我們就萌生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惠美理這種來自東京的轉校生的到來讓我們逐漸認識到,以前司空見慣的生活其實相當落後不便。

首先,她們居住的地方和我們的大不相同。鎮上還是第一次出現超過五層的建築,盡管足立制造廠的員工公寓設計風格以融入自然為主題,在我們看來卻猶如異國城堡。

惠美理的家位於公寓頂層第七層,得知她要邀請我和其他同住在小鎮西區的同班女生去她家時,我竟然興奮得難以入睡。

受邀的四個人是我、真紀、由佳和晶子。

我們四人從小一起玩大,在相同的環境中生活至今。對我們來說,在惠美理家看到的一切都宛如異國之物。

首先令我們吃驚的是房間裏沒有被墻壁隔開。當時我還沒有所謂的LDK(即LivingRoom客廳、DiningRoom餐廳、Kitchen廚房三者功能兼具的房間。)概念,看到客廳、餐廳和廚房一體,著實吃了一驚。

惠美理用茶杯給我們倒了紅茶。茶壺和茶杯是成套的,在我家這種東西絕對不會讓小孩子碰。和茶具配套的盤子裏擺著嵌滿水果的水果餡餅,除草莓外都是些叫不上名字的水果。我大口嚼著餡餅,有些陶醉,又感覺似乎哪裏不協調。

吃完茶點,大家提議玩布娃娃,於是惠美理從自己的房間拿來芭比娃娃和心形塑料服裝盒。那天,她和芭比娃娃穿著一樣的衣服。

“澀谷有專賣和芭比同樣衣服的商店,去年生日的時候買給我的,對吧,媽媽?”

已經難以忍受,有一種想逃走的感覺。

這是,不知道誰說了一句:“讓我們看看惠美理家的法國玩偶吧。”

惠美理愣了一下,反問道:“那是什麽?”

惠美理沒有法國玩偶,她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麽東西,我有些蔫的心似乎一下子又膨脹起來。惠美理不知道是正常的,因為在城市裏法國玩偶早已過時了。

稀稀落落地點綴在鎮上的古老木房大都有二十年左右的歷史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離玄關最近的房間設計成了西式客廳,裏面一定有枝形吊燈和裝在玻璃盒子裏的法國玩偶。盡管法國玩偶很早以前就有了,可直到惠美理搬來大約一個月前,女孩子中開始流行挨家挨戶欣賞玩偶。

剛開始只去朋友家轉轉,後來逐漸去鄰居家。鄉下小鎮的居民幾乎都互相認識,而且放玩偶的又是離玄關最近的房間,所以很少遭到拒絕。

其間,我們開始做所謂的“玩偶筆記”,給法國玩偶排名。那時不像現在,孩子們可以輕易地拍照片,如果有中意的玩偶,我們就用彩色鉛筆畫出來。

主要根據裙子的漂亮程度來決定排名,可是我更喜歡看玩偶的臉。大概買什麽樣的玩偶反映了主人的性格,我總覺得玩偶的臉和那家的孩子或母親有點相似。

惠美理說想看玩偶,於是我們帶她去排名在前十名的人家。想到住在這棟公寓的其他孩子一定也沒見過,惠美理還叫上了另外幾個不知道年紀和姓名的孩子,幾個男孩不知何故也混了進來,我們一起走訪了鎮上的人家。

第一家人說我們這是“法國玩偶參觀遊”,我們很認同,便決定以此命名那天的活動。

我家的玩偶排名第二,粉色的裙子,胸前和裙擺鑲著軟軟的純白羽毛,肩部和腰部繡著大朵的紫色玫瑰,可是,我更喜歡它和自己似乎有幾分相像的臉部。我用萬能筆在玩偶的右眼下點了一顆和我一樣的淚痣,還被媽媽罵過。另外,這個玩偶讓人覺得不像大人也不像孩子,似乎看不出年齡,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至今還覺得,雖然當時得意地說自己的玩偶很棒,可從大城市來的孩子們似乎沒什麽興趣,我大失所望。

轉完最後一家,惠美理說:“還是芭比好。”我想她完全沒有惡意,但由於她這句話,一直看起來熠熠生輝的法國玩偶忽然變得一文不值。那天之後,我們不再玩法國玩偶遊戲,玩偶筆記也被塞進抽屜的最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