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自動機關迷宮(第5/6頁)

“思考迷宮和洞窟的路徑時,不必把路線長短或上下坡,彎曲程度等等考慮進去。不管路怎麽起伏彎曲都無所謂,問題在於你要選岔路的 哪一邊。”

“我終於明白你說五角形迷宮和洞窟路徑一樣的意思了。之前我們遇到岔路時,就是按照和迷宮同樣的拐彎方式走來的吧。”

“一點也沒錯。結果我們一直沒走進死路,由此看來,我的想法好像是正確的。”

“要描繪洞窟的地圖,為什麽要用這麽迂迥的方法呢?”

“蓬堂不希望別人發現洞窟一定有怕人家發現的理由。如果畫成詳細的地圖,別人看到時,就會知道這座宅子裏藏著洞窟。如果地圖被偷 或被抄寫,那也不妙,於是蓬堂就想出建造迷宮代替洞窟地圖這個方法了。”

“原來迷宮本身就是一個地圖啊。”

“蓬堂把洞窟地圖大大的畫在地上,這樣反而不會有人想到這就是洞窟的路徑。”

“他費了這麽多苦心,極力要隱藏的洞窟中,到底有什麽秘密?庫羅克狄羅波裏斯的迷宮中,據說埋葬著國王聖庫羅克狄爾。”

“這個目前還無法確定,蓬堂或許只是把這個當作脫逃的密道。”

“這麽說,這條路會一直延伸到某處羅?”

“我也不清楚,不過據我猜想,應該可以通到怪屋裏面吧。”

舞子又看了一次地圖後,便拿著蠟燭走進洞窟中。

路變得越來越難走,不規則的階梯和斜坡連綿不斷,地底似乎永遠沒有盡頭。

走到不知第幾個岔路時,出現了之前沒有的特征。被巖石圍繞的空間復雜起來,房間變得更寬敞,路沿著巖石的裂縫分成三條。

“如果和五角形的迷宮對應,這裏應該等於是E地點。”

舞子指著地圖上的一點。迷宮的E地點有三條岔路。

舞子環視著周圍的巖石說:“文藝復興以後建造的洞窟中,往往放置著利用水力操作的自動人偶。當然,上面想必布滿各種裝飾。此外, 為了宗教修行而建造的洞窟,壁面上通常雕刻著許多佛像。這個洞窟裏有那種東西嗎?”

“沒看到。只有露出來的巖石和土而已。”

“我這樣說或許有點奇怪,不過這個洞窟滿有實用主義的味道。”

舞子鉆入其中一個巖石裂縫。

“五角形迷宮中,一共有六條和主線對應的岔路。剛才我們彎過的地方,正等於是通過第六條岔路。如果我的推測沒有錯,我們馬上就要 走到出口了。”

然而距離出口還有好長一段路。路彎曲起伏,較窄的地方甚至必須側著身子才能通過。

最後爬上一條略成直線的坡道後,出現一塊小空間,感覺上和剛走下迷宮石階時的地方很像。大小幾乎一樣,也有往上爬的陡峭石階。敏 夫覺得似乎已回到原點,環顧著周遭。

“但是沒有開關門的把手。”

舞子仿佛自言自語的說,看來她也有同樣的錯覺。

舞子說的沒錯,這個石室沒有突出石階的棒子。別說是棒子了,就連可以移動物體的機關也找不到。

“不管怎樣,先爬上去再說吧。”

舞子帶頭開始爬上石階,石階上長著細瘦的白草。

石階走到盡頭時,出現一扇厚重的門板,門上鑲著生銹的鐵杆,木頭已經開始腐朽。

“有上過油的痕跡。”舞子看著門閂說。

舞子輕輕的用身體壓在門上,門發出細微的聲音。舞子將蠟燭吹熄。從門縫間露出細小的光線。

“把燈光向下照。”舞子小聲的說。

敏夫照她的吩咐把手電筒朝下,偷窺門後的情況。

舞子深呼吸幾次後,將門推往另一側。門發出沉重的傾軋聲,隨即大幅移動。一股發黴的味道從門的另一頭飄過來。

那是一間昏暗且布滿塵埃的房間。四面是荒壁,靠近屋頂處有一扇小小的四角形窗子,光線就是從那裏進入的。

敏夫想起小時候朋友家的倉庫。眼前的情景正好和那個倉庫一樣。古老的衣箱、燈籠、堆積如山的黑盒子、巨大的火爐等等,幾乎是亂七 八糟的堆在一起。

敏夫隨手把剛才那扇門關上。一陣沉重的聲音後,門忽然消失了。面對房間這一頭的門,原來和四面墻壁做成同樣的顏色。敏夫慌忙在墻 上來回撫摸,想要找到門,可是什麽也沒摸到。掌心立刻一片烏黑。“門不見了。”敏夫對舞子說。

舞子看著墻壁上下說:“你要這樣。”

舞子抓住門消失處的柱子用力拉,柱子和墻壁同時動了。原來門後鑲著柱子和墻壁。

舞子把門按照原狀關上後,注意到右側的墻壁。她立刻發現這面墻似乎是當作拉門。在洞窟的出入口費了這麽多工夫,目的不在於隨時可 從洞窟脫身,而是要騙過企圖進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