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幹大事!(第5/13頁)

尹子是兩朝元老,他輔佐了姬林的爺爺,又輔佐姬林,可以說尹子的地位非常高貴,而尹四小姐說白了就是尹子的孫女兒,爺爺和孫女兒說話,態度卻如此謹慎,祁律覺得這其中絕對“有鬼”。

尹子果然說:“祁太傅慧眼如炬,所言正是,罪臣死罪啊,此子並非是我尹氏之人,更不是罪臣之孫女,而是……而是黎國公子。”

黎國公子?

春秋早期一百多個國家,很多人都只知道其中幾個大國,例如齊國、魯國、晉國、鄭國等等。其實春秋時期還有很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黎國便是其中一個。

黎國只有彈丸之地,國土被晉國龐大的國土包囊在其中,不只是面對晉國的騷擾,而且晉國的北面就是北狄之人,黎國同樣生存在大周的北面防線之上。如此一來,黎國要面對的便是晉國的侵略,和北狄人的騷擾。

黎國雖地盤子不大,名頭也不大,但曾經異常強勝過。黎國兵強馬壯,人口眾多,因為黎國的強大,甚至黎字也演變成了眾多的意思,很多國家聽聞黎國的名頭,都會聞風喪膽。

但黎國的強盛這還要回溯到姬林的老祖宗周文王和周武王時期。在當時,黎國異常強大,不過黎國的強大是作為紂王的左膀右臂而存在的,周文王討伐商紂昏庸暴虐,第一個要斬斷的便是紂王的左膀右臂黎國,因此有了“西伯戡黎”的事件。

黎國從此覆滅,不止如此,還迎來了巨大的浩劫。詩經中曾有一句“民靡有黎,具禍以燼”,不難看得出來,黎國曾經遭受過一次屠城,黎氏幾乎全軍覆滅,剩下的黎氏後裔也不敢以黎氏自稱,紛紛逃亡在外。

後來大周建立,復立黎國,找來了黎國的後裔繼續管理封地,不過很不幸的是,黎國往日的強盛不再,被周邊的國家不斷欺淩,很快再次被晉國覆滅。

黎國便在這樣不斷的覆滅、復國、再覆滅、再復國之中掙紮求存,而如今的黎國只剩下彈丸之地,遷都在晉國的包圍之中,情勢已然非常危機。

祁律與姬林都沒成想到,這尹四小姐,竟然是黎國的公子。

姬林皺眉說:“尹子,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黎國的公子,為何在我洛師城中,而且還潛藏在尹子的府中。”

各國公子逃難的情況不在少數,一些與洛師有姻親關系的公子也會逃到洛師,請求天子庇護,然而姬林並未聽說有什麽黎國的公侯之子前來逃難。

尹子“窩藏”黎國公子,如果傳出去,這可是死罪。

尹子顫巍巍的說:“天子,罪臣……”

這時候,黎國公子打斷了尹子的話頭,他捂著嘴唇輕輕咳嗽,眼眸微微眯起來,說:“天子,還是聽子儀言明罷。”

黎國乃是侯爵,黎氏,這偽裝成尹四小姐的男子,便是當今黎侯的小兒子,幼公子,名喚子儀。

黎子儀面色平靜,摘掉了小白兔的偽裝,整個人看起來冷淡而冷靜,拱手說:“稟天子,子儀入洛師,實乃情非得已……”

黎子儀身為黎國公子,是逃難進入洛師的。很顯然,黎國又迎來了一次浩劫,晉國再一次發兵侵占黎國國土,黎侯傾兵反抗,然而沒成想晉國竟然聯合了潞國,兩面夾擊黎國,黎國不堪重負,如今潞國的軍隊已經開進黎國都城,殺死了黎侯,黎子儀的幾個兄長全都被潞國殺死,黎子儀是拼死離開都城,逃亡在外的。

晉國是春秋時期的大國,不必多說,晉國包圍著黎國,早吞並晚吞並,必然都有吞並的心思。雖然黎國的地盤子不大,但是黎國仿佛是北方的一個樞紐,從黎國為中心,不管是去晉國,還是去刑國,或者是向北進入北狄人的境內,都非常方便,所以晉國早就對黎國蠢蠢欲動了。

而這個潞國聽起來便十足陌生了。如果祁律沒有做足功課,可能並不知道潞國是什麽國家。但是正巧,這些日子北方的潞國蠢蠢欲動,祁律聽虢公忌父和大司馬武曼提起過一些潞國的事情,大體也了解一些潞國。

潞國並非天子的封國,而是狄人之中的一支,且是最強大的一支。潞國常年活動在晉國的邊界以內,十分囂張,晉國如今正面臨內亂,又有潞國的騷擾,也是十足發愁,因此便想出了,與潞國結盟,一同侵犯黎國,轉移注意力的法子。

黎國不堪重負,黎子儀從黎國逃奔而出,又一路遇到晉國與潞國狄人的追殺,他來到洛師之時,因為沒有身份,根本無法進入洛師城門。

而這個時候,正巧了尹子家中的四小姐因為體弱多病,常年在鄉下養病。

黎子儀與尹氏有一些姻親關系,他想要投奔尹氏,尹子便想到了這個,不驚動晉國和狄人的辦法,讓黎子儀假扮尹四小姐,謊稱從鄉下養病回來,直接堂而皇之的進入了洛師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