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夏日海濱邂逅(第2/4頁)

夏日海濱強烈的光線也合洋介的心思。撒滿海灘的陽光不帶一抹陰影,正是蓬勃的青春。能量四射,有使不完的勁兒。

夏日海濱只是由噴湧而出的能量構成。那活潑律動的光與力的洪水驅逐了一切細微的陰影。

一句話,豪奢。短時間內蕩盡一年積蓄的豪奢。洋介喜歡這種感覺,強勁、猛烈、放縱,根底裏卻有一種脆弱。仿佛成長達到頂峰的積雨雲,隨著夏季的到來而衰微。猛烈的燃燒和迅疾的衰微互為表裏。適合海水浴的好天氣屈指可數,正說明了這一點。

晴朗炎熱的日子也常常因為浪大,不能遊泳。波濤剛剛平息,又會遇到水溫偏低、海水汙濁的情況。八月中旬一過,還有海蟄。

大海的狀態粗略分成三種:“禁止遊泳”、“提醒注意”和“適合遊泳”。三者之間有微妙差別。

對救生員來說,“禁止”比較好管。只要不時勸住違規下水的人就行。“提醒注意”的天氣,淺灘浪頭崩塌,比海上還危險。因為腳能夠著地,玩得放心,反而會被波浪卷走。好容易從浪裏掙紮出來,人剛露頭,後面又一個浪頭砸下來了。

即使水性好的人,遇到這種“排頭浪”也很危險。水深一人高的淺灘常有水難事故,多數情況是在“注意”的天氣遭遇了“排頭浪”。“適合遊泳”的天氣仍然不能大意。盡管“適合”,有時候接近“注意”,差別十分微妙。

另外,趕上風平浪靜的理想天氣,聚集在沙灘、淺水的泳客紛紛乘上橡皮艇、橡皮墊,散布到整個遊泳區域,監視範圍就擴大了。因為有的泳客會遊出指定區域,救生員的工作更得加緊。

溺水者和有過溺水經歷者,完全不會水的少,略習水性的多。無視“禁止遊泳”的通知、遊到遠處回不來的泳客凈是些“三腳貓”。一旦起了風浪,危險大大增加。

洋介身為救生員更知道大海的厲害。遇上大海震怒,有限的一點遊泳技能根本派不上用場。天氣好卻“禁止遊泳”的時候,不知深淺的泳客會擅自下水,救生員也得豁出性命。

連綿的梅雨大致持續到七月下旬。七月的最後一周到八月上旬適逢海濱的全盛期。這段時間沒有影響本土的台風,日本列島在小笠原高氣壓控制下,是海水浴的絕好天氣。

八月第一周的星期日,海水浴場人滿為患,幾乎看不見沙灘。估計泳客人數達到了今夏最高峰。而且海上風平浪靜,遊泳再好不過。

下午,開始刮風,浪稍微大起來,但還不至於發出“注意”警報。

洋介和西片一組,正在進行海岸定時巡邏。兩人沿水邊走著,洋介手拿救生圈,以便發現溺水者及時救助;西片正通過對講機與保安總部聯系。

除了巡邏人員,還有四處守望點:位於海岸中央的總部了望塔、遊泳區域兩翼的固定哨位,海上救生船。

泳客都在享受大海帶來的樂趣,但是,救生員卻以大海為對象克盡職守。

這所海水浴場東西跨度一公裏左右,沙灘平緩。然而,它有一個特點:由於潮水和地形關系,西側水急浪大。這個特點得來過幾次以後才能發現。

作為救生員,希望初學者盡量在東側活動。不過,這對海灘業主不公平,不能公開宣傳。

洋介和西片靠近遊泳區域西側的時候,稍高的浪頭接連壓過來。雖然算不上大浪,女孩們誇張地尖叫起來。適度的波浪使海水浴更添樂趣。有人特意趕著波峰嬉戲。這時,一聲“救命”傳到洋介耳朵裏。洋介吃了一驚,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在排頭浪的擊打下,一個女孩眼看要溺水了。

她被浪頭卷起灌了水,來不及換氣,兩三個浪頭又打過來。好容易把頭探出水面,拼死想往岸邊遊。此刻,另一個浪頭趕上來,在她頭上齜開了雪白的獠牙。一群男同伴站在水邊,張惶失措。

洋介抱著救生圈立即前去救助。西片用對講機通知總部發生了水難,請求支援。

與此同時,陸地上的救生員趕往事故水域附近集結,支援救助者。

洋介讓過垮下來的浪頭,遊到即將溺水的女孩身旁,讓她抓住了救生圈。

“好了,沒事了,抓緊點兒。”洋介鼓勵她。

快溺水的人,心理方面所受的打擊更大。由於恐懼,本來會水的人也遊不動了。洋介先幫她緩解消除這種恐懼。對方不過被浪拍了幾下,只要讓她恢復自信,靠自己的力量就能遊起來。

洋介讓她抓著救生圈,把她往岸邊拖。“著陸”以前,有兩三個浪頭趕上來,洋介都巧妙地避開,順利把女孩救上了岸。圍觀的泳客中間響起一片掌聲。

那女孩受了驚嚇,臉色蒼白。好在看樣子沒有受傷,也沒有異常。洋介覺得這張臉似曾相識,一時卻想不起來。因為總部要了解情況,救生隊長把女孩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