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國有地現場(第2/6頁)

“若論舒適,汽車裏適於通奸,破廟的環境則適於強奸。”

“可是,離汽車不是太遠了嗎?”

“燃料用完了,反正汽車是不能用了。”

關於罪犯的行動,意見出現了分歧。

“可是,罪犯奸汙了被害人嗎?就是說,是奸汙之後遭到了野狗的襲擊呢?還是在奸汙之前就遭到野狗襲擊,從而欲望沒有實現呢?”有人從另外的角度提出了問題。

“因為注射器幾乎都成了空的了,大概是在奸汙之後遭到襲擊的吧。”

“那也不一定。藥液不一定都注射用了,也許是注射器壞了,藥液灑了。”

“注射了藥液在進行奸汙之前野狗來了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要是注謝了藥液,被害者應該還沒有從麻醉中清醒過來,也許倒在了這一帶的山裏邊。”

於是,埼玉縣警、所轄警署、現場指揮總部被害人對策班員、當地青年團展開了聯合搜索。但是,盡管進行了十分徹底的搜索,但結果不僅沒有發現被害人的身影,連她的腳印兒都沒有發現。

2

被害人離家以後,已經過了四天了。只是在被綁架的第二天即19日的早晨,罪犯來過一次索要贖金的電話,後來就斷絕了聯系。

罪犯的沉默雖不可理解,但他曾一度索要過贖金,所以認定這是一個有計劃的以索要贖金為目的的綁架事件。22日,國分警察署設置了以刑事部長為總部長的搜查總部。總部吸收了現場指揮總部參加,正式展開了早日救出被害人和逮捕罪犯的搜查工作。

關於罪犯保持沉默,有各種不同意見。

“是不是綁架了人質以後又害怕起來,於是中止了索要贖金?”

“那樣的話,為什麽不把前橋香保裏放回來呀?”

“也許是她本人不好回來。”

“怎麽回事?”

“被害人和罪犯共謀搞了次假綁架,在計劃中途又改變了主意,現在也不好回來了……”

“那為什麽又改變主意了呢?”

“也許是因為覺察到我們介入了吧。”

“我們可是采取了萬全之計不叫罪犯覺察到呀。”

“難說他絕對覺察不到。”

“會不會是兩個人發生了事故呢?”

“什麽事故?”

“比方說,交通事故。”

“沒有接到發生這種事故的報告呀。”

“是不是罪犯已經殺死了被害人,從而無法把她送回來呀?”

這是家屬最怕出現的情況。

“即使是那樣,罪犯仍然會索要贖金的。”

“也不一定都是那樣,開始是以得到贖金為目的,後來因為殺死了人質,也可能就害怕了……”

“若是放棄贖金,就沒有殺死人質的必要吧?”

“就罪犯來說,最初不會計劃在得到贖金之前殺死人質吧?”

“那為什麽殺死人質呢?”

“和人質在一起,對罪犯來說,就是和危險同居。”

“因為那種恐懼就殺死人質的罪犯大概不會放棄贖金的。”

“這是罪犯的心理矛盾吧。殺了人忽然就膽怯了。”

結果,揣測著罪犯的心理兜起圈子來了。對於人質的安全問題議論了很多。大多數意見是,罪犯不會因為殺死人質產生了恐懼心理而放棄索要贖金,大概是因為別的原因而保持沉默。從這種結論出發,搜查總部殷切期望人質平安無事。

當前的搜查方針如下:被害人的身邊搜查——對被害人宅邸周邊(第一現場)、大學周邊(第二現場)、被害人汽車發現處周邊(第三現場)進行行蹤調查;對國鐵、私鐵、公共汽車、出租車等交通機構進行調查;對工人集體宿舍、工地現場、獨身宿舍進行調查;對上述三個現場附近的公路沿線及其周邊的汽車旅客旅館、路旁旅館和飯館等進行尋訪;對有前科者、品行不端者、暴力團成員進行清查;對罪犯的遺留物品追查來源;對現場再做檢查等。各項目小組調查的結果,出現了幾個可疑人物,但後來均被一一否定。

在各個小組都沒有什麽收獲的情況下,遺留物品搜查班對物品的來源進行了切實的追查。雖然沒有發現罪犯的線索,但由於調查成果的積累,工作逐漸有了眉目。

首先,文具刀是東京江東區金閃小五金工廠的制品。昭和年10月制造約5200把,賣給了關東地方一帶,買主不詳。

皮手套是大阪南區鉆石手套公司的制品。昭和5X年2月至8月制造了約2800副,賣給了關西、中部及關東地方的部分地區,買主不詳。

乙烯膠條和尼龍繩是名古屋市中川區大黑捆包用具公司的制品。通過全國82家代理店批發給全國的零售店和超市,買主不可能是固定的。

剪子是新瀉縣燕市的雀牌制品,大約制造了10000把銷售到全國各地,買主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