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社外傳:O與十 四

捋一捋思路。

三個人分別到了還書室一次,情況各不同。

大四男來的時候,門是開著的,胡曉梅還在,燈也是亮著的;大一男來的時候,門被鎖上了,胡曉梅在不在裏面不清楚,但裏面沒人答應,燈在此時是關掉的;趙大媽來的時候,門又開了,胡曉梅不在,屋內漆黑一片。

而這三個人相互之間又沒有遇見過。

由於當時再沒有別的人進入圖書館,所以兇手必定在這三人之中。兇手的話肯定不能信,是幹擾視線的,而因為三人之間相互不認識,也不可能有同謀,所以三人之中必定有一個說的是假話,其余兩個說的是真話。

——誰在撒謊?

李志搖搖頭。不能照這個思路想,這麽想就完全是道邏輯題了,可現實不是邏輯題,還有許多線索可供參考。

再來看這把鑰匙。

還書室的門厚度很厚,隔音效果也很好,人站在裏面必須大聲喊,外面的人才能聽到。另外,之所以有這麽好的隔音效果,還因為關上門後幾乎沒有門縫,裏面基本就是密封的,更遑論往裏或往外塞鑰匙什麽的了,不誇張地說,就算還書室被淹成魚缸,門外都滲不出水來。

那麽問題就來了,假設兇手在屋內殺了人,要如何在不拿走胡曉梅鑰匙的情況下出去將門鎖上呢?

你會想,不是還有一把鑰匙在趙大媽身上嗎?況且趙大媽當時不是在熟睡中嘛,兇手完全可以偷趙大媽的鑰匙進行作案。

可是趙大媽說過,她睡覺的時候門房的門也是鎖著的,而門房的鑰匙只有她一個人有。

這麽想來,只有趙大媽自己是兇手才有可能,因為別人沒有鑰匙,怎麽可能從密室出來?而且若論動機的話,也就趙大媽的殺人動機最充分。試想,一個即將大學畢業的大四學生能跟一個圖書館管理員結多大仇?而一個初來乍到的大一小朋友和一個圖書管理員八竿子也打不著,即使這胡曉梅脾氣再不好,又關人家什麽事?只有這位趙大媽,似乎一直對胡曉梅心存不滿,無論是出於嫉妒心或是自尊心,趙大媽都有這個動機。

那就分析趙大媽作案的可能性。

假設趙大媽是兇手,那麽她剛才的那些發言就可以不去理會了。她是有鑰匙的人,睡覺也可以是裝睡,等人都走光了之後下手。在那個大一男離開之後,整個圖書館就只剩下她和胡曉梅兩個人,她隨時可以上去殺掉胡曉梅,把她綁成詭異的形狀,然後出來,鎖上門,離開……等等,不對!

如果是這樣的話,大一男到達現場的時候為什麽還書室的門是鎖上的?如果當時胡曉梅已經走了的話,趙大媽如何能殺到人呢?如果胡曉梅沒走的話,那她在屋裏幹什麽呢?要知道當時可是已經熄了燈的,胡曉梅在熄燈之後還把自己鎖在黑漆漆的屋裏等著被殺,這完全不符合邏輯。

再來看看除趙大媽外的其他兩個人作案的可能性。

如果趙大媽不是兇手,她說的是實話,那麽就說明至少在她檢查房間的12點20分左右死者是不在房間內的,還書室內很空曠,所有地方一目了然,不可能存在趙大媽看漏了的情況。兇手作案必須在這個時間之後,或者在圖書館別的地方作案,等趙大媽回去休息後再將屍體搬回還書室。然而趙大媽當時將整個圖書館檢查了一遍,根本沒有其他人。如果是在圖書館外作案,返回圖書館就必須在大門口刷卡才能進入,然而電腦又完全沒有這個記錄。所以這兩個人作案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

況且,單看現實因素這三個人也都做不到。

剛才9點30分開門的時候目擊者有很多,他們清楚地看到門被推開的時候撞到了死者的屍體。也就是說,捆著死者屍體的木板是從內部堵著門的,所以鎖門時也就是圖中所示的那個樣子。兇手殺人之後從室內出來,如何能將屍體挪到門口堵住門?

難道是死者自己在臨死前奮力鎖上門的?這麽不靠譜的猜想在現實中根本做不到,因為死者被五花大綁在“十字架”上,她不可能做到鎖門的動作。又或者是死者在鎖上門後又把自己綁在“十字架”上,接著想辦法使自己被割喉?得,這個思路更坑爹。

李志感到有些茫然。

在昨夜熄燈後的圖書館中,那黑漆漆的還書室內究竟發生了什麽?死者胡曉梅一開始是在還書室裏,之後又鎖上門離開,熄燈之後門又被打開,屋內空無一人,再之後屍體就被發現鎖在屋裏。

死去的胡曉梅就好像在跟大家玩捉迷藏一樣神出鬼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