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2/2頁)

“哈利,你有什麽看法?”

“也許目標不是挪威人,而是外國人。這人一直是恐怖分子的目標,但是在本國受到嚴密保護,使得暗殺無法得逞。恐怖分子認為目標來到一個和平的小國,安全工作會沒那麽嚴密,比較容易得手。”

“但會是什麽人?”歐夫森說,“挪威國內沒有符合這個條件的人。”

“而且也沒有這樣一個人要來。”梅裏克說。

“這可能是個長期計劃。”哈利說。

“可是槍是在兩個月前送到的,”歐夫森說,“外國恐怖分子在計劃執行前兩個月來挪威,不太說得通吧。”

“也許不是外國人,而是挪威人。”

“挪威沒人有能力做出你說的事。”賴特說,在墻上摸尋電燈開關。

“沒錯,”哈利說,“重點就在這裏。”

“重點?”

“試想一個高知名度的外國恐怖分子想暗殺自己國家的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要來挪威。這個目標在本國不管去哪兒,都有特勤人員緊緊跟隨。恐怖分子不想冒險在本國暗殺他,就聯絡挪威有同樣想法的團體。恐怖分子知道這個團體由外行人組成其實是個優點,因為不會引起警方的注意。”

梅裏克說:“廢棄的彈殼的確顯示他們是外行人。”

“恐怖分子同意資助外行人購買昂貴武器,之後便斷絕所有聯絡,沒有任何線索可以追蹤到他們。這麽一來,他促成暗殺計劃的進行,沒冒任何風險,只是花一點小錢。”

“但如果這個外行人無法完成任務呢?”歐夫森問,“或決定賣掉步槍,帶錢跑路?”

“這裏當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但我們可以假設這個恐怖分子認為外行人的動機十分強烈。他的個人動機,迫使他甘冒生命危險也要完成任務。”

“很有趣的假設,”歐夫森說,“你要怎麽測試這個假設是正確的?”

“沒辦法測試。我們對烏利亞這個人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他的思路,不能指望他會理性地行動。”

“很好,”梅裏克說,“關於這支槍流人挪威的原因,還有其他假設嗎?”

“數不清,”哈利說,“這只是最嚴重的一種。”

“嗯哼,”梅裏克嘆了口氣,“結果我們的工作就像去追逐幽靈一樣。最好還是來看看能不能跟這個哈契納談一談,我會打幾個電話去……啊啊啊!”

賴特找到了電燈開關,房間裏頓時充滿刺目的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