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八節 等級(第2/3頁)

當然不是所有北方蠻族都是帝國公民。在之前部族戰爭中被判流放、強制勞役、監禁的部族成員分別屬於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序列。按照不同對應級別分為平民、流民、罪民……相應克減擁有的權利,分配的財富標準也以此遞減。

占領區民眾按照不同標準同樣劃分為多個層次。

首先是“貴族合作者”,以前財政大臣勞倫特等人為首,他們的身份是“一等帝國平民”。雖然擁有爵位和封地,但這些東西只是帝國官方認可的榮譽,並不作為有法律依據的財富憑依。其中,勞倫特是個特殊例子,他因為在戰爭中的表現,以及此後表現的忠誠,成為了所有貴族合作者當中唯一的帝國公民。至天浩率軍占領撒克遜全境之後,這份殊榮擴大到了勞倫特家族的所有直系成員身上。

第二、第三、第四帝國平民的對應權利,同樣參照對比平民、流民、罪民的模式。

時代在進步,多達數億人的流民和罪民這種稱呼顯然不太合適,因此天浩從這類特殊稱謂從官方文件上取締,轉為以第二、第三、第四,甚至“第五社會等級”這樣的名稱予以指對。

當然,擁有社會等級的白人不是罪犯,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前者雖然生活狀況很糟,卻不用像罪犯那樣被關押監禁,進而處刑。

身為第五社會等級是很悲慘的。那意味著離開原住地被迫流放,只能保有最低程度的生活物質。主糧是添加了大量木屑的黑面包,可以得到極少量的劣質脂肪,以及按量配給的蔬菜、鹽和維生素(主要以茶葉方式發放)。

嚴格來說,第五社會等級的白人與奴隸之間最大差別在於稱謂,其次就是人身自由方面的限制。他們不會被官方管理者隨意殺戮,生命上有一定保障。可即便是這樣,仍有無數奴隸迫切想要得到這個社會等級,那意味著離開奴隸營和工程軍團,享受有限的自由。

按照上個月頒布的皇帝詔令,大部分占領區白人都被列為“第三社會等級”。他們的日常主食為黑面包,有少量木屑和麩質添加的那種,每人每天發放的基礎量為八百克。

所有基礎生活物質都列為配給品。油脂、咖啡、糖、鹽、蔬菜、布料……一夜之間,從莫倫特郡到倫敦,再到最新占領的約克城,出現了大大小小無數的“官行”。人口普查工作將持續到下周,相關的公告早已張貼在大街小巷。帝國從不考慮占領區民眾的識字率,總之內容寫得清清楚楚:所有人必須前往轄區新設的街道辦事處領取戶口簿,只有得到身份編號且擁有社會等級的人才能領取生活物資。

撒克遜從此進入了全新的時代。人們每個月從所在轄區的相關機構,以及各人工作單位領取各種票證:肉票、油票、面粉票(或面包票)、糖票、布票……按照各人配給的數額在指定櫃台領用。

帝國當然不會白白養活這些人。想要的到相關生活票證就必須有一份正式工作。你可以是農民,也可以是工人,關鍵在於無論任何形式的工作,都必須得到帝國官方,也就是轄區街道辦事處的認可。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居民戶口簿,再由工作人員以漂亮的帝國官方書寫方式寫上你的名字,加蓋印章。

即便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以及十歲左右的孩子也要工作。帝國有很多工作崗位:礦工一直是高缺口職業,無論任何一種礦脈的挖掘都需要以人工方式進行。蒸汽機尚未進入到這一領域,研發需要時間。因為挖掘效率和方式問題,各地礦井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天浩之前大量使用豕人及部落戰爭俘虜。依照法律,這些人很多已經通過勞教得到身份等級晉升,成為了帝國公民。

國家運轉需要新的骸骨和血肉,白人成為了新的奴隸來源。就算成為奴隸,他們同樣無法逃脫,想要活著就必須吃飯,想要得到食物就必須幹活。“工分制”和更加詳細的工作獎勵制度是牢牢禁錮他們的枷鎖。現在是撒克遜,以後還有更多的國家。

所有撒克遜農民都被列入第三社會等級。他們與第四社會等級成員形成很好的互補。事實上,這相當於在帝國主導下對撒克遜土地的再次分配。在此前的戰爭中,大部分撒克遜農民被殺,軍隊攻占各地城鎮的時候,已經把領主、有實力的貴族、鎮長、村長之類的人物挑選出來,要麽作為震懾當場殺死,要麽將其全家變成奴隸,然後財產充公……新的土地分配目標主要是白人無業者,以及勞動欲望強烈且地少的農民。據統計,這部分人占到了撒克遜平民的百分之四十(現有人口)左右,他們成為了帝國土地分配的強有力支持者,對年輕巨人皇帝的贊同聲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