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二節 退路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為了炮兵和步兵運送彈藥而準備。但這並非全部,艾爾肯侯爵頗有遠見的提前將大量物資運至神威要塞儲備,更在占領鎖龍關後建立了多個前線軍火庫,保持補給的穩定配發。

主力部隊攜帶了可供五十萬人和六萬匹馬食用四十天的糧秣。在這支龐大軍隊後面,沿途建立了十一個儲備倉庫。為了攜帶這些給養,艾爾肯在占領鎖龍關後再次從國內征調了二十個工兵營,總計五萬四千多輛各種用途的四輪馬車及兩輪馬車,以及各種型號的彈藥補給車。其中有一萬三千輛運貨馬車裝運著每天必須的食物供給。

這支規模龐大的後勤隊伍使用了二十多萬匹馬,加上後期繼續向國內征調的部分,目前光是馬匹數量就超過三十萬。這裏所指的還僅只是運輸用挽馬,戰馬不包括在內。

戰爭可不是嘴上說說那麽簡單。

征調物資其實就從平民口袋裏要糧。以金雀花王國西南部的科莫索比地區為例,一座人口不到兩萬的城市,就征發了多達八萬五千份的日常口糧(主要是小麥和馬鈴薯,另有少量玉米),四千蒲式耳幹草,七千多袋(標準裝)燕麥,五千瓶不同品質的葡萄酒,兩百輛大車及其它很多物品。

在拉瑟城,當地九千居民交出了七萬份(以天數計算)面包,三百頭肉牛,兩千瓶葡萄酒,十萬捆幹草和三百多輛大馬車。

之所以用這兩座城市舉例,是因為該地區較為富庶,是金雀花王國著名的產糧區。

還有比這更多的——在一個叫做索森赫爾的村莊,五百村民就承擔了八千名金雀花戰士多達五天的全部補給。

當然,不是國內所有地方都會達到這種程度的物資征調。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國王削弱當地貴族的一種手段。這裏收的多了,其它地方自然就收的少。由此可以看出國王對某位貴族是否給予了“特殊優待”,藉此判斷其好惡,也是重要的政治風向標。

撤退很簡單。一道命令,甚至一句話就行。

按照正常做法,進軍的同時必須建立不同等次的防線,以及陣地。然而從鎖龍關一路北上,沿途根本沒有建立穩定的後方防線。

艾爾肯侯爵臉上的肌肉扭曲到極點,他一秒鐘也沒有猶豫,收起望遠鏡,在副官與衛隊的陪同下急匆匆走下樓梯,離開瞭望塔。

該死的教廷!

該死的索姆森!

如果不是教廷……不,應該是教皇那個聖主與某個肮臟婆娘媾合生下來,帶著漂亮光環的神聖雜種,事情也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教廷使者從很早就開始對各國進行遊說。那些巧舌如簧的混蛋舉例論證,表明北方巨人最強大的金屬守護神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而且教廷開發成功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兵器,鎖龍關城墻再不可能成為阻擋進攻步伐的天險。

為此,教廷向五大王國做出鄭重承諾——此戰必勝!如果失敗,教廷會負責一切後果,並就各國在戰爭中的損失給予補償。

艾爾肯侯爵是教徒,卻遠不如卡利斯公爵那麽虔誠。教廷的面子當然要給,何況教廷還一反常態口口聲聲做出了“補償承諾”。這種事情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也由此打動了艾爾肯與國王的心。

二十萬人,這是侯爵當時與國王商定的出兵規模。包括艾爾肯在內,整個金雀花王朝知曉內情的貴族沒人想過要打贏,頂多就是出兵做個樣子,對教廷有所交代,也表示自己對偉大的聖主仍然保有信仰,絕不背叛。

金雀花王國有自己的專屬情報來源。通過方方面面的信息來源,在出兵前半年,艾爾肯終於把出兵規模增加到七十萬。

其實他自己也有些惴惴不安。然而這次出兵從一開始的目的就不單純,無論科莫索比地區還是拉瑟城,都是艾爾肯侯爵敵對貴族的領地。削弱對手就意味著強化自身,他最初就是打著這個主意。

“六號”在鎖龍關下的表現令人滿意,也給予了艾爾肯侯爵勝利的信心。沒花半點力氣,輕輕松松就在鎖龍關得到了大批物資,使他對戰爭未來充滿了憧憬。

莫尼奧子爵也是同樣的想法,但他至少比侯爵要謹慎些,尤其是占領空無一人的狂鬃城之後,他內心隱隱有些擔憂,特意留下了一萬名工兵,依托這座巨人城市為基礎,就地構建防禦。

一萬名工兵不算少了。何況冬天即將結束,地面冰層正在逐漸解凍,開挖起來遠不如之前那麽困難。只要加緊速度,完全可以在規定時間建立起後續防線。

導致這個計劃出現變動的還是後勤。不知道為什麽,國內運輸隊一直沒有跟上來。騎兵傳送信息速度緩慢,艾爾肯侯爵直到現在也不知道神威要塞已被龍族陸戰軍團攻占。為了把儲存在鎖龍關的物資運往前線,確保先鋒軍團的進攻力度,艾爾肯先是從狂鬃城抽調了五千名工兵加入運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