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八節 判斷(第2/3頁)

沒人知道弗拉馬爾已經死了。目前跟隨王國聯軍一起行動的維京部隊數量不多,只有六千余人。他們主要是作為運輸力量存在,維系著從鎖龍關倉庫到西面“維京主力”的後勤補給線。可即便是身為輜重部隊長的那位維京伯爵,也被卡利斯蒙在鼓裏。他將大批物資交給萊茵主力,卻不知道無論面粉還是黃油,火藥還是子彈,所有物資都被卡利斯吞沒,根本不可能送到自己人手中。

金雀花王國的軍隊分為兩部分。艾爾肯侯爵率領主力,莫尼奧子爵帶領先鋒軍。他們的前進速度非常快,與王國聯軍之間已經拉開了一天左右的腳程。當然,這裏所說的是艾爾肯侯爵。金雀花王國此次出兵七十余萬人,再加上五十萬左右的後勤運輸人員,總兵力高達一百二十萬。

七十萬作戰部隊非常龐大,據說莫尼奧子爵一再要求增加先鋒軍實力,他的要求得到了滿足,艾爾肯侯爵先後多次增派援軍。至昨天下午,卡利斯詢問過當時從北部前線返回的金雀花王國運輸隊長,從對方那裏得到了準確回答:莫尼奧子爵的先鋒軍已經增至十五萬以上,卻一直沒能找到巨人的主力,也沒有從已經占領的巨人城鎮得到任何戰利品。

卡利斯是一名老將,他很清楚這意味著巨人做好了準備,堅壁清野,鐵了心要把抗爭進行到底。

盡管很多人都在嘲笑北方巨人野蠻又愚昧,類似的話卡利斯自己也沒有少說。可是這一次,他真正感到了威脅,甚至有些不寒而栗。

危險正在迫近。

太多的情報表明北方巨人根本不是想象中那麽落後。他們應該在某些方面有著超過大陸南方的先進科技。

卡利斯這次帶來了六十萬萊茵主力,他的後勤保障人員多達五十萬,加起來同樣超過一百萬。

撒克遜王國的出兵規模與萊茵差不多,也是同樣的數字。

因為“六號”研制成功,教廷對這次戰役抱有極大的信心。索姆森主教帶領先頭部隊抵達並攻占鎖龍關之後,教廷又派來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增援。前後所有軍隊累計相加,目前的教廷軍總數已經超過八十萬,以及六十多萬“工兵”負責後勤與輜重運輸。

軍隊規模最大的是上主之國,光是士兵數量就有一百萬。他們的後勤人員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字。如果不是之前做足了準備,早早花了半年時間在神威要塞囤積大量物資,開戰後直接把各種補給運往鎖龍關儲備,光是上主之國與北方大陸之間遙遠的距離,往返一次至少需要三個月的運輸時間就足以讓他們輸掉這場戰爭。

因為生活習慣與信仰不同,上主之國對另外四國和教廷一直抱有強烈戒備心理。卡利斯對此完全理解,其實上主之國的國王也不願意派出規模如此龐大的軍隊。可是其他王國聯軍虎視眈眈,表面上簽訂的合約只是一張紙,需要的時候大家肯定會遵守約定,一旦戰局變化,第一個反面相向的肯定是“自己人”。龐大的軍隊在那種時候就顯得無比重要,而且上主之國的統兵大將自開戰以來就穩紮穩打。他下令在攻破鎖龍關後以駐紮區域為基礎,就地堆土建城,甚至規劃了耕地。準備等到這個冬天結束,春天來臨,就以部分士兵和工兵為主,對這些地塊進行開墾,進而耕種,以緩解甚至解決後勤供應問題。

很多貴族將軍對這種做法嗤之以鼻。卡利斯卻認為這才是真正符合上主之國的利益。平心而論,一旦消滅了北方巨人,來自大陸北方的威脅徹底解除,接下來四大王國和教廷肯定會把攻擊矛頭對準上主之國。與其到時候忙於應付,不如現在就提前準備。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撒克遜王國的態度。南北大陸的地形決定了撒克遜與萊茵對北方戰場有著決定性支援作用。尤其是撒克遜,他們擁有其它王國無法比及的強大艦隊。就算陸路供應不暢,也可以從海路進行支援。從這方面來看,維京、金雀花、上主之國和教廷都必須仰仗撒克遜和萊茵,才能保持穩定的供應線,把北方戰役進行下去。

可是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國家態度那麽簡單。卡利斯有種感覺——這仗不能再打了,必須立刻返回,現在就調轉方向返回萊茵。

如果不是情況極其嚴重,塔茲維爾絕不會以這種口氣發出求救信。

之所以被稱之為“要塞”,除了地形方面,還有著兵力與裝備方面的綜合優勢。但不管怎麽樣,那裏畢竟是一座孤城。北方巨人看似弱小,卻沒人知道他們的真正實力。

一戰殲滅維京主力,就連弗拉馬爾這種經驗豐富的統兵大將也被迫化妝逃亡……這就足以說明問題。

卡利斯不再猶豫,他猛然從椅子上站起,高聲命令站在對面的副官:“備馬,我現在就去面見索姆森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