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隆冬之下的長安(中)

夏荷拒絕了徐想邀請她一起去城外司農寺的新農莊參觀的邀請,理由是她下午在財經學院還有兩節課需要去上。

對於別人來說那一個個枯燥無味的數字,在夏荷的眼中,卻如同一個個跳動的小精靈,可以擺弄著變出無數的花兒朵兒來。

這些年來,經過她的手培養出來的財會人員,可謂是遍及天下,但對於整個大唐來說,這樣的專業人員,還是太少了。這些專門培養出來的人才,大都還只是分布在州府一級,往下就很沒有足夠的人手了。

正是基於這一原因,從武邑搬到長安的財經學院,規模幾乎擴大了一倍。而夏荷在財經學院裏,是最高一個級別的老師。這個最高級別,當然不是指她的身份,而是因為她所負責的課程。

與夏荷分別之後,徐想離開了他的公廳,帶著數名從人,直奔城外的新農莊。

農業,仍然是這個帝國的根本。

讓所有人吃飽,仍然是徐想的第一要務。

糧食,從來不怕多。

糧食真的多了,便可以用來生產出許多別的東西,比方說釀酒。

大唐的糧食政策雖然已經放開了,但是釀酒行業,卻仍然屬於管控行業。只有拿到了政府頒布的牌照的作坊,才能釀酒。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要保護糧食。

酒的利潤比起賣糧食,可要高多了。

事實上,任何最初級的原料,只要經過一定程度的加工,便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徐想很想賺更多的錢,但在糧食上面,他卻不敢這麽做。

糧食關乎著穩定。

別看北方似乎不缺糧了,但這只是集中在一部分地區,很多地方,吃飽,仍然是一個極大的難題。一旦大量的糧食被投入到了二次加工的行業之中,毫無疑問,糧食的價格,必然是要上漲的,這會讓許多吃不飽飯的人雪上加霜。

國家的儲備糧必須要保證滿倉滿庫,一旦哪裏出現災荒,朝廷要能立時拿出糧食來解決問題。青荒不接的時候,要讓那些沒有飯吃的人有地方借貸。

不過徐想也清楚,光靠管控,是無法解決問題的,管控只是在延緩矛盾爆發的時間。就像開源節流的財政政策一樣,開源,永遠是重中之重。只有擴大流水來的渠道,水才會越來越大。節約,是無法讓人真正致富的。

而司農司,便是徐想非常重視的一個部門。而這個部門之中,最讓徐想看重的,便是農業科學院。

農業科學院裏,匯集了大唐最好的農夫,或者說,這些人,已經不能算是農夫了。第一代的那些人,的的確確是真正的農夫,但到了現在,第二代的人,卻是一個個能寫會算,學會了如何統計,如何分析,如何記錄,如何從大堆大堆的實驗記錄之中,找出他們所需要的。

這裏頭,有專門研究育種的,有專門研究肥料的,有專門研究如何殺蟲的,總之林林總總,分門別類的好多學科,得益於當年皇帝陛下打好的底子,現在的農業科學院,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良性的循環當中。每當發現一個新的問題,往往就會在這裏自動地衍生出一個新的學科來,並且有專門的人員去負責。

這幾年來,司農寺也算是碩果累累,研究出來的許多良種,為提高大唐的農業產量,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這,也是司農寺卿劉新,有底氣向徐想伸手要錢的原因所在。

研究,當然是最耗錢的一個所在。

但研究,也是把錢往水裏砸的一個行當。

大量的錢砸進去,有時候連響兒也聽不到一個。

徐想除了年初的預算之外,拿不出更多的錢給劉新。但是他允許劉新自己想辦法創收。

於是,便有了這樣一個新農莊。

之所以說他是新農莊,在李澤看來,劉新的這個搞法,算是開創了又一個新的行當,那就是圈地,建景點,然後收錢賣票。

現在的大唐,無數的大好河山,是任君采擷,任人遊玩的,沒有人把這些如畫河山給封起來之後,建一個大門然後便賣票當山大王。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去玩,當然,危險系數相當高。除了自然的原因,還有無數的猛獸想要大快朵頤。

徐想沒有想到會在這裏碰上皇帝李澤。

所謂的新農莊,其實就是一個個的琉璃暖棚。不過現在的琉璃暖棚較之在武邑時候的可是上了档次的,一個個高大的暖棚,每個都占地一兩畝地,內裏全都種著反季節的菜疏。

更重要的是,這裏面有許多是司農寺還在培育的新式作物,市面之上並沒有銷售。

“花了不少錢吧?”看著這規模洪大的新農莊,李澤轉頭問著劉新。

“差不多十萬枚銀幣!”劉新老老實實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