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談話(2)

徐想的手腕,心智都是一流的人物,要不然,當初也不會把朱友貞這樣的人騙得團團轉,作為一個臥底,地位竟然上升到與朱友貞心腹曹彬等相同的地位之上了。他將要組建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必然會融合進老中青三代人物,而其中,舊派勢力,必然是不可缺少的。

當然,說這些人是舊派,也是相對而言。比起南方聯盟的那些茅坑裏的石頭,他們又是不折不扣的新派了。

但徐想要做的事情,肯定也會超出這些人的想象。對於這些老派人物來講,現在的大唐,已經很了不得了。南方已經是為後的螞蚱,啥時候打,全看心情。要是按著他們的思路,自然就是現在趁熱打鐵,一鼓作氣。但李澤卻以民生艱難需要恢復,南方子民亦是大唐子民,此時在南方還具有相當的實力之前,戰爭,會造成大量的傷亡,所以要采取另外的一條策加,以圖將傷亡降到最低。

國內幾乎一統,從來沒有正經納入過大唐版圖的東北,已經被囊括了進來,西域回歸,吐蕃形式也是一片大好。

即便是盛唐之景像,也難比現在。

所以,他們覺得已經夠可以了。他們的功勞,足以讓他們這一輩子都躺在上面睡大覺,這個時候進行一些激烈的,大幅度的改革,成功了還好,一旦失敗,那可就是汙點了。

這些人的數量,是相當多的。

所以徐想需要強有力的援軍來保證自己在經濟發展委員會中的絕對控制力。

陳文亮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他毫無疑問是想要建功立業的新派人物。

他同時也與徐想有著同窗之誼,是天然的盟友。

更重要的是,他擔任李澤的機要秘書長達三年之久。

他進入經濟發展委員會,在外人看來,便是李澤伸到經濟發展委員會中的一只手,一只眼睛,陳文亮的舉動,在很大程度之上會被人看作是李澤意志的延伸。

而這,無疑便是徐想所需要的。

不管是新派,還是老派,在李澤的意志面前,除了選擇服從之外,反抗的機率其實是很低的。即便有,烈度也不會太大,至少不會出現太強烈的動作以使國家受到損失來讓徐想失敗。

李澤猜到徐想的意思,不過他也願意支持徐想。他很想看看,徐想到底能走到哪一步。經過多年的培養與熏陶,這些從來不曾在上帝視角看過這個時代的土著人物,能否走出一條他所希望的路來。

自己已經打開了籠罩在他們思想之上的那一層鐵幕,剩下的能走多遠,就不是李澤所能控制了的了。

說句實話,別說全國上下,整個朝廷,眾人齊心,就算是只有一半的人拼命反對李澤來做某件事情的話,李澤除了屈服或者別出蹊徑之外,也沒有什麽別的好辦法。

因為即便是皇帝,他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他的權力幅射的寬度和深度也是有邊界的。他的意志的延伸,終究還是需要通過這些人去完成。

所謂獨夫,下場都是很悲慘的。

農業,工業,商業,金融,財稅,民政,幾乎所有與經濟相關的事務,都劃歸到了經濟發展委員會,這個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徐想不想失敗,李澤卻是容不得他失敗的。

徐想之後,第二個走進李澤大書房的是楊開。

這個昔日只想升官發財的小官僚,如今早已經改頭換面,義興社的副社長的頭銜,便足以讓他成為這個帝國的核心人物。而且他也是李澤的最忠心的下屬之一。對於這一點,李澤從來不懷疑。

楊開個人的能力,在人才濟濟的大唐朝廷上來說,委實是算不得出色。但如果一個人,可以十幾年如一日地浸淫在某一件事上,反復地做著某一件事,那他,也足以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了。

楊開便是這種人。

這十幾年來,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投諸到了義興社的建設當中。

曹彰負責理論,他負責架構以及將這些理論推廣出去。

不得不說,他成績斐然。

如今,一百多萬義興社員,已經成為了李澤統治大唐的基本盤。而這一百多萬義興社員中的絕大部分,也都成為了新大唐的官員。

這一次的代表大會,確定了義興社代表千千萬萬的大唐子民執掌國家權力,也就代表著只有義興社員,才能進入到官僚階層之中,而一手架構了整個義興社的楊開,無疑是最了解這些人的。

對上楊開,李澤就直接多了。

“做事,便先要選人!”李澤道:“義興社員的身份,是以後成為官員的一張門票,那麽毫無疑問,會有無數的人會蜂湧而來,而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地抱著為國為民的想法卻是值得商榷的。指不定有很多,便是沖著升官發財四個字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