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改革

有時候,田國鳳還挺佩服朱友貞的。

這個人倒也頗有些英雄氣概,當斷則斷的勇氣也不缺乏。皇帝的寶座說不要就不要了,大冬天裏翻越秦嶺這樣的決定,換個人還真不敢隨意下這個決斷。但這個人,說做就做了。

當然,壯士斷腕,斷一只還行,兩只都斷了,那前景可就不太妙了。

現在的朱友貞貌似就是如此。

丟掉了朱家的老窩宣武,丟掉了關中,丟掉了長安,洛陽。翻越秦嶺,又讓五萬宣武最後的精銳,去掉了三分之一。

雖然如願以償地退到了益州,但一條命,卻也去掉了一半了。

如今的大梁,已經是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了。

但即便是病如膏肓,他們還是得鼓起余勇,配合廣州朝廷對李澤發起進攻。益州上下都看得清楚,如果這一輪不能將李澤擊敗,占據優勢,然後趁勢北伐,徹底打垮李澤,那以後大家的日子,都不會好過的。

如果說向訓集團還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的話,那與李澤治下的勢力一直在面對面交鋒的朱友貞,對此是有著切膚之痛的。

軍隊,幹不過。

經濟,拼不過。

大梁與武邑唐廷對峙了這麽多年,結果就是李澤越打越強,越打越富,而朱梁則是越打越窮,越打越弱。

最讓朱友貞恐懼的是,就在李澤與他們對峙的同時,他還有余力去收拾東北的張仲武,去收拾西北的吐蕃,然後還大舉進軍西域。

很顯然,李澤壓根兒就沒有集結全部力量對付他們。

而現在,東北已平,西域重歸大唐,吐蕃境內戰火紛亂,內鬥不休,李澤完全可以從這些地方抽出大部分的力量投入到南北戰爭。

等到李澤布署完畢,他們還有掙紮的余地嗎?

所以縱然現在朱友貞剛剛進入益州,還沒有完全地掌控住益州,但他仍然毫不猶豫地派出了兩路大軍向唐軍發起了進攻。

一支便是曹彬率領的五萬大軍進攻襄陽。

另一路則是由田滿堂率領的另外五萬大軍自萬縣出擊夷陵,最終的目標卻是荊南的丁儉。

這十萬大軍中的六萬人,是原本的朱家老三朱友珪的麾下,其中約二萬人是原宣武軍隊,另外四萬人則是益州本地軍隊。剩下的部分,則是由朱友貞的麾下和盛仲懷的麾下組成。

這一舉動,也將益州本地兵馬抽調走了大半,剩下的部分益州本地軍兵,又被朱友貞以補充漢中兵員缺口為名,調往了漢中,而朱友貞的本部人馬,則進入到了益州之內。

如此一來,在益州內部,朱友貞則完全掌控了局面,可以隨心所欲地對益州進行他所需要的改造。

朱友貞必須要將益州打造成鐵板一塊,以為大軍的失利作好準備。

與李澤控制下的武邑唐廷作戰,即便是看起來占據再大的優勢,朱友貞現在也都習慣了做最壞的打算。

萬一真的不敵,自己以漢中為前方堡壘,以劍門關等天險為依托,死守益州,說不定還能掙得一個偏安之局。

這也是盛仲懷給他出的第一個主意。

守益州,需要很多兵馬嗎?

並不需要。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不是詩人一時的詩興大發,隨意吟賦,而是實實在在地擺在面前的難題。

一夫擋關,萬夫莫開,說得就是蜀道。

所以,守衛益州,只需要一定數量的精銳便足以完成這個任務呢。

而真正能讓益州成為割據一方的勢力的因素,是益州內部的問題。

也就是說,朱友貞進入益州之後,重點要解決的是益州的民生問題。

朱友珪在益州幾年沒幹啥好事,在勾結了本地大戶,大豪之後,一起對益州百姓進行了殘酷的壓榨和剝削。在他們獲得大量財富的時候,百姓卻是苦不堪言。

盛仲懷給朱友貞出的第二個主意,就是效仿李澤,打擊豪強,均分土地。

第一個建議,朱友貞毫不猶豫地便采納了,但第二個建議,朱友貞卻著實猶豫了一段時間,最終,盛仲懷還是成功地說服了他。

豪強只是極少數,他們不可能成為朱友貞的依托,這些人,本質上都是墻上草,風吹兩面倒的貨色。他們對於家族的看重,遠遠多過對於某個強權者的效忠。這些人或能一時成為臂助,但一旦露出頹勢,這些人絕對便會成為心腹之患。

想想李澤在北地所施行的那一套大為成功的國策,朱友貞怦然心動。曾經的他極為倚重的部屬,那個二五仔徐想,在泰安的時候,弄的也是李澤那一套,短短的一年時間,便讓泰安舊貌換新顏,而到了武寧,這個徐想,還是搞的這一套,二年時間,讓武寧成為了他經營南方的有力依托。

每每念及此處,朱友貞便覺得心口一陣陣的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