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閑差(第2/3頁)

張明業一看楊雲神色,便大概明白過來,笑著說道:“下官這就安排人為您量尺寸,這賬目也會過禦史台的賬,在您上面……還有三位侍禦史,他們分掌禦史台大小事務,而您照理說是掌印曹……”

不知道的還以為掌大印有多威風,但其實就是把印章收拾好,回頭有什麽事拿出來把大印蓋上去便可,做不了主。

楊雲聽到這裏,覺得禦史台結構簡單,橫來豎去就那麽幾個人,還搞成兩套班子分別在長安和洛陽兩地,再加上差事很多時候需要在外面跑,衙門近乎於空衙。

“那好,我先應了差,了解下具體經手的事務,最好能跟同僚見上一面,把差事落實,以後我按部就班來點卯便是。”

楊雲微微一笑,並沒有急著把自己的權責了解清楚,他不是走正經科舉出仕的,一當官就是侍禦史這樣的高官,肯定會引來諸多敵視,表現得太過活躍,會被人誤會要攬權,還不如暫時當個鹹魚,默默觀察一番。

唐朝科舉考取進士後並不能立即做官,需要通過禮部和吏部銓選,才會授予官職,而且多是出任京畿縣尉或州地佐官,少部分到秘書省正字,任校書郎或著書郎,需要在基層打磨多年才能得到提拔。

根據不成文的規定,禦史台的官員大多需要經歷郡縣,然後唯一進入禦史台的途徑是遷任監察禦史,然後從主簿熬到殿中侍禦史,接下來才是侍禦史,級別整整差了三級,其中起碼需要數年乃至十數年光陰打磨資歷,所以楊雲不遭人嫉妒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後張明業請楊雲到裏面喝茶,看看是否有同僚前來應卯,同時找來裁縫為楊雲量尺寸,訂做官服。

……

……

入職履新第一天,楊雲感覺有些無聊。

辰時到的禦史台,直至正午時分也沒見有旁的同僚來,張明業想請楊雲吃飯,也為他拒絕。

發現當天大概率見不到其他同僚後,楊雲跟張明業打了招呼,借口下午有事便準備溜號。

“楊國舅,您明早來最好,到時會有人送案牘,到時候您順便也接收一下,與幾名同僚一起查閱。”

張明業的意思,來日禦史台有要緊事,基本上所有官員都會來。

可楊雲覺得,這更像是一種托詞,有沒有他並無多大區別。

楊雲離開禦史台後琢磨:“看來李隆基安排我出任這差事不是隨口亂來,而是知道這個位置誰都能幹,級別不低,還有監察百官的權力,方便朝臣巴結,等於是給了我一個既輕省又有油水的優差。”

楊雲剛要往端門走,只見幾名官員從端門過來。

禦史台處於洛陽宮城外城,這裏出入的要麽是官差和宮廷侍衛,要麽就是官吏,楊雲這樣穿便裝的人相當少見。

楊雲隱約見到張九齡的身影。

此時張九齡正同兩名官員往應天門走去,似要進宮找李隆基說事,見張九齡沒留意到自己,楊雲也沒主動上前去打招呼,很快兩人的距離便拉遠了。

“皇帝不是在閉關麽?想來現在還在小黑屋參悟道法,應該不會得傳召,那就是想自行前去請見,碰壁也就不稀奇了。張九齡在為官方面,終歸沒有李林甫那麽懂得靈活變通啊。”

……

……

楊雲沒回家,先去了醉仙樓,讓後廚做了簡單的飯菜,在二樓雅間用餐。

當天醉仙樓仍舊非常熱鬧,之前基本是普通富戶、客商前來用餐,現在達官顯貴明顯多了起來,主要因為楊雲已貴為國舅,醉仙樓也就從一個平民就餐的店鋪,突然提升了品味,普通人不太敢踏進門來。

楊雲吃過飯,從樓上下來,馬上被人認出,過來行禮打招呼的絡繹不絕。

楊雲並不認識這些人,簡單招呼,從醉仙樓回到家,此時院子裏非常熱鬧,楊雲進來才發現奴仆被送了過來,院子裏一幫女孩不知道該如何安排。

“師傅,突然來這麽多人,不知該如何處置,就算打雜……也用不上這麽多,況且也沒那麽多屋子給他們住。”

吳元在女孩中算是有見識的,可在面對如此境況時也顯得手足無措。

楊雲馬上讓吳元把所有奴仆召集起來。

一共有二十二人之多,其中女婢十四人,家丁八人,加上之前從漕幫找來的護院,楊雲家裏一下子有了四十來號家仆。

這些人不用說,都要楊雲養,到了府上,既要做事,也要張口吃飯,每月還要給一些俸祿讓他們養家糊口……

楊雲突然覺得,有了地位緊隨著會出現更多麻煩,該給自己找個管家,一方面管理家庭開支,另一方面就是管理這些新增人口。

“米家那邊還沒租好院子嗎……不行,得去找何五六,讓他來做這些瑣碎的事情。”楊雲覺得現在再讓何五六管理醉仙樓,會讓自家院子陷入麻煩,不如把醉仙樓的差事交給掌櫃,何五六正式升任楊府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