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婆婆(第2/2頁)

何況等到這邊收拾好了,王晞也要搬過來了。

他趕在臘八節之前,提著禮品就去永城侯府。

王晨上次來永城侯府還是送王晞過來的時候,永城侯並沒有見他,而是讓他的長子待的客,借口是衙門有事。這一次卻早早地就在屋裏等著,王晨進來的時候還主動地迎上前來,熱情地和他寒暄起來。

這應該是和長公主府結親的後遺症。

王晨對這樣的捧高踩低早已見怪不怪,不管心裏怎麽想都能笑著臉迎上去,客氣有禮地和人寒暄。

兩人互相恭維著去了廳堂。

王晨客套過後,就把自家在六條胡同買了個宅子的事告訴了永城侯,言下之意是王晞在這裏住不長久了,還說了接王晞去鋪子裏過年的事,並道:“原本小姑娘家的,府上的太夫人、夫人幫著照看了這麽久,理應該在您這邊過個年,給長輩們逗趣,可她開了年就十七了,我這邊也有些賬目想讓她幫個忙,只好先委屈太夫人和夫人了。等開了年,她嫂子過來了,再親自來府上答謝太夫人和夫人。”

永城侯卻以為是長公主和王家的親事還沒有正式定下來,王晨這眼看著要嫁妹妹了,妹妹嫁的還是國公府,想和這個妹妹打溫情牌,把關系處的更好,要和妹妹一起過春節。

他頗不以為然。

不是一個母親就不是一個母親的,再好能好到哪裏去?

不過,如果換成是他,他估計也會這樣。

自認為看透了王晨心思的永城侯笑了笑,覺著自己沒有為難王晨,爽快地答應了不說,還問王晨:“要不要我去跟侯夫人說一聲。她那是真喜歡你妹妹,你妹妹不留在府裏過年,她這心裏肯定不太好過。”

王晨越發看不起永城侯了,笑著應付了幾句,看著時候差不多了,去給太夫人問過安之後,就離開了永城侯府。

太夫人見了王晨之後,心裏就不太高興,對侯夫人道:“好歹也是他舅家,怎麽我聽說送來的東西很是尋常?”

侯夫人聽著了暗暗翻了個白眼。

你要做人家舅家,那得先放下外甥。

又不認人家,還想人把你當正經的舅家走,哪來那麽大的臉?

她回去之後把這件事告訴了永城侯,道:“肯定是有人在婆婆面前說了什麽。從前婆婆雖說耳根子有些軟,卻也從來不是個眼皮子淺的。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你看那慶雲伯府,把寧嬪娘家咬的多緊啊,還指不定曝出什麽事來呢。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能出事啊!”

永城侯覺得侯夫人言之有理,授權侯夫人,借口太夫人身邊有些丫鬟婆子年紀大了,該放出去的應該放出去了,該榮養的應該榮養了,趁機把太夫人身邊一些她看不順眼的都打發走了,偏生太夫人還挺高興的,覺得這是自己的恩典,把個施嬤嬤都鎮得不敢隨便亂說話了。

侯夫人這才覺得揚眉吐氣,腰杆子都直了不少。

等到臘八節那天,還特意送了臘八粥去潘小姐,也就是如今的劉少奶奶那裏,還讓劉少奶奶沒事的時候到府裏串門,說是“太夫人現在不怎麽管事了”。

劉少奶奶自然是替姑母高興,等到王晞身邊的人去給劉少奶奶送臘八粥的時候,她還拉著王晞的人特意問了幾句——她覺得除了王晞的之外,永城侯府的人都不靠譜。

被王晞派去送臘八粥的是個口齒十分伶俐的婦人,她挑有說頭的,繪聲繪色地把永城侯府這些日子發生的事都告訴了劉少奶奶,惹得久沒有出門的劉少奶奶心情激蕩,約了王晞初九去大覺寺上香。

王晞不知道初九有沒有事,沒敢把話說死,只應了到時候再說。

她這一天忙著給清平侯府和江川伯府等幾家送臘八粥。

就是長公主府,也送了。

長公主把宮裏禦賜的都放在了一旁,讓人把王晞的臘八粥重新熱了端了上來。

除了比別人更多的品種的豆子,王晞還照著閩廣這邊的習慣,在粥裏放了點陳皮,可以除豆腥味。

長公主連聲稱“心靈”,讓青姑問這是怎麽想到的。

若是沒有王晞和陳珞的婚事,青姑可以大大咧咧地直接去永城侯府問王晞,可有了這正在議的親事,她貿貿然地登門,還不知道會傳出什麽閑話來。

她只輾轉打聽到了常珂這裏。

常珂自然是好話不要錢似的幫王晞說:“……不是一般的靈……家裏也不是這樣的味道……做什麽事都特別用意,總比別人做得好……說是從前吃過這樣的紅豆沙羹,就試著做了做,果然比不放好吃。”

長公主就特別的滿意,問青姑:“陳珞那邊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