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落難(第2/2頁)

王晞就不願意看著他愁眉苦臉的,幹脆順著他來,道:“也不知道他突然來京城做什麽?當年劉大人被抄家流放,他們是跟著一道流放了?還是被貶回老家了?”

陳珞道:“只有劉大人一個人被流放了,他們被送回了老家,三代之內不允許科舉。”說到這裏,他恍然道,“我要是沒有記錯,劉家的第三代也應該都成人了。皇上自繼承大統,只在登基的時候大赦過天下,也不知道劉家的人趕上了沒有?”

如果沒趕上,阿黎叔侄到京城就值得推敲了。

雲居寺為何不願意透露阿黎叔侄的行蹤也就有了緣由。

三個人說了半天劉家的事,白果重新給她們端了茶點過來。

陳珞和王晞都是白牡丹,常珂是碧螺春。

點心是茶盅大小的一個個白蓮花,淋了焦糖色楓糖,吃在嘴裏有楓糖的焦脆,也有蓮藕的清甜。

陳珞端著粉彩的小碟子看了半天,道:“這點心叫什麽名字?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又是你們家的私房點心嗎?”

常珂也是第一次見到,不由豎了耳朵聽。

王晞笑道:“就叫荷塘三寶。是用藕切成薄薄的蓑衣,卷上剁成蓉的蓮子和菱角,做成蓮花裝,放到鍋裏小火煎熟,再淋上炒好的楓糖就行了。做起來比較麻煩,是個應季的點心,算是我們家的私房點心。”

陳珞又吃了一個,覺得味道不錯,特別是配著茶吃,解膩又開胃。

他誇了幾句。

常珂也覺得好吃,甚至動了有機會和王家的廚娘學幾個點心的心思。

等他們點心吃得差不多了,茶也喝好了,陳珞的人來回話了。

“那位阿黎叔侄就是劉大人家的後人。”來回話的人對王晞來說是個生面孔,二十七、八歲的年紀,身材高大,神色穩重,神色間隱隱帶著幾分倨傲,不像是仆從,反而像官差,“路引上大的叫劉眾,小的叫劉黎,登記的是叔侄兩個人。我查了當年的档案,劉眾應該是劉大人最小的那個孫子,當年劉大人犯事的時候,他還在繈褓中。那個劉黎應該是劉眾大堂兄的兒子。

“他們是今年五月進的京,來京後先去拜訪了工部侍郎劉大人,還在劉家住了幾日。後來不知道為什麽,搬去了城南旮旯胡同住了半個多月,前幾天借居在了雲居寺。

“據雲居寺的人說,是因為城中太熱,劉黎年紀太小,受不住了,渾身長滿了痱子,劉眾沒有辦法,才帶著劉黎住進了雲居寺。”

陳珞點頭,對王晞解釋:“雲居寺的尼姑擅長兒科,尤其擅長小兒啼哭和拉肚子,怕是那劉眾也是沖著這個來的。”

王晞頷首,發現來報信的那個看似眼觀鼻,鼻觀心,可陳珞和她說話的時候,他卻十分大膽地瞥了她好幾眼。

早知道這樣她就不急切地湊過來聽熱鬧了。

王晞覺得來報信的人有點油滑,朝著陳珞使了個眼色,先回了院子裏。

陳珞又和那人說了幾句話,這才打發了他,告訴王晞道:“我這幾天有些忙,這種事又不是誰都能打聽到的,就托了衛所的下屬幫忙。”

難怪這人敢這麽看她!

王晞暗暗皺眉,對陳珞道:“你要是信得過我們家的大掌櫃,一些不要緊的事,也可以交給他去辦。”

陳珞含含糊糊地應了一聲,看著天色不早了,對她道:“那劉眾今天恐怕又不能來給你們道歉了,劉黎病了,據說是受了驚嚇,劉眾這幾天正衣不解帶地照顧劉黎呢!你們多半還得再等幾天。”

只要不是有意的就行了。

可劉眾不能來,竟然沒有讓人給她們帶個信,王晞在心裏對他的評價還是不怎麽高。

她撇了撇嘴,但還是道:“你可知道他們住在哪裏?我讓人給那小孩子送點吃的、玩的過去好了。但願他不是被我們嚇著了。”

陳珞一眼就看穿了王晞的想法,他哈哈直笑,道:“我猜測不是他不想給你們送個信,是寺裏的人不願意給我們送信——她們總不好出爾反爾,前腳剛剛說了不知道有這個人,後腳就告訴你們人住在哪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