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寺廟(第2/2頁)

回答他的是個聲音嘶啞如破鑼的男子聲音。他輕笑道:“乳香原本就是香料,不過他入藥後可以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治療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又是從西域那邊傳過來的,非常的稀少,價比黃金,大家多是用它入藥,很少用它制香而已。”

那清冷的聲音就道:“你這裏還有嗎?給我看看它是什麽樣?什麽味道?”

嘶啞的聲音道:“是”。

王晞不由挑了挑眉毛。

這是有人搶在他們之前先來了?

不會是她認識的人吧?

如果是,又會是誰呢?

她朝那知客和尚望去。

知客和尚的臉已滴得出血了。

他滿臉羞愧地忙朝著王晞一揖到底,道:“老先生暫且留步,我去看看是誰在朝雲的廂房裏。這件事您先別煩,我們大覺寺一定會給您一個交代的。”

約好的事變了卦,等同於做生意的人不守信用,這個臉大覺寺丟不起。

知客和尚匆匆進廂房,隨後王晞等人聽到那知客和尚發出一聲驚愕的叫聲:“陳,陳大人!不,陳二公子。”能被人稱為陳大人,又能被人稱為陳二公子,還聲音有些耳熟的,除了陳珞還有誰?

可陳珞到這裏做什麽?

難道為了調香?

香是能治病和安神的。

難道馮大夫請不動,轉而打起了香療的主意?

不過,還真不能說這主意不對。

她曾祖父年老後就常常睡不著,馮大夫調的安神香幫了大忙。

王晞朝馮大夫身邊挪了兩步,低聲道:“只怕又是為了那位的病!”

馮大夫皺了眉。

他年事已高,也就是想起來就氣得發抖的大師兄,如今還在找,除了習慣,還有執念。那些浮名他早已風輕雲淡,只想過幾年安穩的日子,把經歷過的病歷整理成一本書,為後人留下些值得借鑒的經驗而已。

他是真心不想摻和到其中去了。

馮大夫尋思著改天再來的可能性。

王晞想到陳珞端午節那天送還給她的那朵鬢花,覺得碰到陳珞說不定還是件好事。

她悄聲對馮大夫道:“我們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吧?失去了這次機會,不知道幾時還能再有這樣的機會呢!”

馮大夫也覺得他沒辦法再等下去,而且也不可能再等下去。

那個回答的聲音並不是他師兄的聲音,以他行醫這麽多年的經驗,正常的人不可能是這樣的聲音,要不就是生病壞了嗓子,要不就是刻意而為,熏壞了或是用藥弄壞了。

“我們進去看看!”馮大夫拿定了主意,也就果斷剛毅起來。

他擡腳就朝廂房走去。

廂房裏低聲嘀咕著,不知道說了些什麽,王晞走了幾步正好就碰著領他們來的知客和尚從廂房裏走了出來。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他抱拳給王晞等人行禮賠罪,高聲道,“騰驤左衛都指揮使陳大人突然來大覺寺敬香,無意間走到這裏,見朝雲在這裏打理這些香料,很是好奇,就進來看了看。”

他說著,立馬壓低了聲音,語帶示警地悄聲道:“他是寶慶長公主的兒子,鎮國公府二公子。”

言下之意,是這個人他們和打著慶雲侯府招牌的王晞都得罪不起,別抱怨,最好就是認慫。

隨即他又高聲道:“難得大家碰到一起,碰到了就是緣分,老先生既然是為了請教調香之事而來,想必對香料也很熟悉。據朝雲大師說,這院子裏種了三百多種香料,調香的香料在這裏都可以找得到。今天的天氣也好,我去給老先生沏杯上好的雨前龍井,老先生和貴……”

他一時不知道如何稱呼馮高和王晞,頓了頓,又笑道,“公子、小姐在這裏歇歇腳。”說完,想到王晞年紀不小了,還商量馮大夫,“要不,我陪著小姐去旁邊的銀杏林轉轉?那裏有一千多株百年銀杏,雖比不得秋季燦若金箔,這個時候也有番趣味。”

馮大夫沒想到先他們而來的人是陳珞,愕然之余也不想讓王晞和陳珞碰面,聞言點了點頭,正欲交待王晞幾句,陳珞卻不知道什麽時候已在廂房台階前站定,笑著喊了聲“馮大夫”,道:“好久不見,您近日可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