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任史官,在線嗑糖。(第3/3頁)

還清君側……害人蛀蟲披就華麗的外衣,更加用心險惡了。

周亦安:“下官還聽聞,昨日王文簿的八十歲爺爺和六十歲爹爹千裏進京求情,在東市西市交匯的菜市街口哭訴,說王文簿年輕不懂事又是三代單傳,且惠帝時曾有‘謀逆不殺’之先例,還說願散盡家財以命抵命,一時好多百姓都去圍觀。”

嵐王:“阿昭放心,烏衣衛已經都抓了。”

周亦安:“後來,張詩仙的妻子與懷孕小妾也去哭訴,說是陛下以前多次赦免死囚犯人,給過不少大夏子民‘改過自新’、‘將功折罪’的機,會卻為何單單不放過她們孩子爹。說他們孩子爹甚至沒有跟叛軍走,只不過寫了一封檄文。百姓有喜愛張詩仙詩者,在旁同情嘆息。”

嵐王:“……”

宴語涼:“……

嵐王:“那此事你打算怎麽去寫?”

周亦安:“照實寫之。無論如何此三人謀逆。按大夏律,謀逆死罪當誅。”

嵐王:“不對。”

“你若真這樣寫,只會被後世小人拿來大做文章、顛倒黑白。”

“阿昭,你跟周史官說清,讓他一定一字一句好好記清楚了,此三人究竟為何該殺!”

宴語涼:“江夏三人所犯之罪,遠不止謀反犯上。他們是在賣國。”

“其他罪責情有可原者,朕也願如惠帝一般宅心仁厚,給其改過自新的機會。只有賣國一事在朕與嵐王這裏絕無‘情有可原’!不僅如此,家人百姓前來求情饒舌者,一律株連!”

“古人雲,一國安定,需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三者俱全。”

“若必去一條,先去兵。”

“若必去二條,再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便是缺兵少食,只要百姓篤愛其國篤信其君,便可舉國團結共禦外敵。可如今天下太平、豐衣足食,食我大夏俸祿者卻與瀛洲勾結寫這等顛倒黑白的檄文煽動國本之信,你說該不該殺?”

“竟還有人覺得他們可憐,聽信他們是一時糊塗。”

“此三人一個個家境殷實學富五車,何時糊塗過?倒是那些同情他們之人,只怕太平日子才過幾年,就忘了當年大夏屢遭外族分裂蠶食,忘了踐踏在他們身上的鐵蹄、砍向父母親人的刀與當年流過的血!”

嵐王問史官:“徹底明白了麽?”

周亦安點頭,暗自如醍醐灌頂心潮澎湃。迅速記記記。

記了好一會,忽聽那邊嵐王對皇帝道:“阿昭,放著我來。”

他擡眼,只見嵐王不讓皇帝蓋玉印。卻將那張擬斬賊首的奏疏拿了過去,蓋上了自己的印。

宴語涼:“嵐嵐,以前朕爬墻出宮,曾與奚卿在舊事館遇著兩個史官。史官說,‘嵐王既幫陛下辦成了事,又替陛下背全了一切罵名’。”

“如今看來果然如此。群臣百姓只道朕乃聖明天子、溫和體恤。嵐王卻是嚴刑峻法、不近人情,可這其中,又有多少是青卿替朕背下的?”

嵐王:“阿昭,咱們不是約好了。我負責收拾亂臣賊子,阿昭負責收買人心。”

史官周亦安:“……”

絕了,這是什麽稀世珍寶一樣的對話?正提筆,嵐王:“這一段不許記!”

周亦安:啊?

可是這一段多甜?嵐王拼命給皇帝歌功頌德,什麽功績都要記全。殺個賊首還怕後世有人編排皇帝冷漠無情,不讓皇帝蓋章由他來蓋。

這也太君臣和睦親如一家了。比起皇帝如何文治武功、如何平亂雲雲,後世君臣肯定更愛看這一段吧?

不行,史官有傲骨,偷偷記下來!

“還有皇帝爬墻之事,更不許記!”

哦,對,皇帝還說他爬墻。

這宮廷正史怎麽寫出來那麽像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