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金子總是要發光(第2/3頁)

九十年代的中國,樓房還是稀罕物,大部分的百姓都住得平房,燒爐子取暖,蜂窩煤是冬季最暢銷的東西,沒有之一。孤兒院因為沒錢,也買不了多少。所以不夠的時候,老院長還會帶他們去撿別人沒完全燒透的煤核。記憶中有關煤炭的實體記憶,也就僅限於此了。

李牧依稀的記得老院長說過蜂窩煤,他的原話是,蜂窩煤將就東西。煤砟子本來很難利用,但是做成了蜂窩煤,就都能用得上了。而且在他的記憶中,蜂窩煤就沒有異味過高的情況。

當地的蜂窩煤,不可能不含硫化物。那麽一定是經過了什麽處理,才達到這種效果的。

考慮到當時的年代,經濟情況還沒有很好,蜂窩煤能夠普及,一定是因為性價比高,老百姓都消費得起。那麽,無論是怎麽處理的,成本一定不會很高,否則推廣不開來。

再者,蜂窩煤的技術,既然能夠全國鋪開,那麽技術的難點一定不高,至少沒有地域限制。

結合了這些前提,李牧做出判斷,這個東西是可以搞出來的,沒有那麽難。

蜂窩煤的形狀,李牧是記得的。所以第一步,他就搞了一個模具出來。他本身就是高級鐵匠,打造個模具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的難度。

模具有了,便是材料了。

首先煤是一定的,粉碎好了的煤砟子有的是。然後便是想辦法把煤粘合起來,在李牧的記憶中,蜂窩煤燒完了,就是黃泥的顏色,也看不出有什麽其他的東西,所以他就讓人挖了黃泥,解凍之後,和煤砟攪合在一起,然後放到模具裏頭壓成蜂窩煤。

任何實驗,都沒有一次成功的,李牧也沒想過可能一次就成。但是,偏偏這玩意就是這麽簡單,一次就成了。只是燒完了的殘渣有點大,李牧又調整了一下比例,增加了煤炭的比例,減少了黃泥的比例,改成七比三,稍晚的渣子一碰就碎,效果拔群。

一個在李牧的印象中,非常棘手的問題,就這麽輕易地解決了,讓他有一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同時他也理解了,為什麽系統裏面沒有蜂窩煤,這東西太簡單了,稍微年長一點的,都能明白它的成分。最重要的是,在李牧大學畢業之後,蜂窩煤基本上已經消失了,放在遊戲裏頭,年輕人們也很少有認識的,玩個遊戲而已,沒必要去考古。

問題是解決了,但是李牧不滿足於此。

他制作的蜂窩煤,雖然燃燒完了之後,跟他前世見過的差不多,但是這個蜂窩煤的點燃,可是有點費勁的,沒有那麽容易燃燒。而他記憶中的蜂窩煤,恨不能用煙頭就能點燃,而是煙塵非常的少。這就說明,蜂窩煤裏面,肯定有抑制粉塵的東西,並且,還有專門用來引火的物質。

這就沒有參照了,在李牧離開孤兒院上學之後,他就再也沒見過蜂窩煤了。

於是,又是新一輪的實驗。

李牧把系統裏面有關的配方都找了出來,抄寫在紙上,然後叫人拿回工部,讓工部和內務府,外務府,按照單子上列出的東西備好材料,一車一車的往藍田縣送。

李牧的清單,沒出兩日,便傳遍了大江南北。雖然大家都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能有什麽用,但是只要是李牧用的東西,就像是被打上了烙印似的,肯定是有用處的。

有用處的東西,搶就是了。

不到三日,長安城、洛陽城的市場,李牧單子上的東西,都漲價了三倍左右。唯一不變的是煤炭,因為煤炭這種民生物資,在冬天是定價售賣的,沒有朝堂的明文,是不允許隨意漲價的。

……

孫伏伽回到長安後,把水泥廠的消息都傳了出去。這也沒啥隱瞞的,而且他也得到了李牧的允許。

加上大唐日報的宣傳,立刻引爆了輿論。

“你知不知道侯爺為啥這麽快就能把廠子蓋起來??”

“誰不知道,還不就是水泥?”

“水泥!”說話的人嘆了口氣,道;“啥樣呢,真想親眼看看啊。”

這半個多月以來,關於水泥的話題傳遍大街小巷,已經把老百姓的好奇心撩撥起來了。他們知道水泥是好東西,但又無緣得見,如果此時誰辦一個水泥展覽,收門票都肯定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沒見過,但並不耽誤他們的猜測。

“知道水泥哪來的嗎?”

“我不知道,你知道?”這人嗤笑一聲:“你要是知道,你也當侯爺了!”

“擡杠就沒意思了啊,我是不知道,但是我聽說——”拖了個長音,看到對面臉色有點變了,才終於說到:“我是聽一位道長說的,道長說,他月前看到天落流星,正好砸在藍田縣的方向。隨後侯爺就去了藍田,你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