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長遠計劃(第2/3頁)

但想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得先付出。李牧這樣準備,就是先表明態度。

他想的這些,並沒有全部的解釋出來,因為說出來也沒用,完全就是讓家人擔憂罷了。李牧想的是,自己撐起一片天來,好讓家人無憂無慮的生活。

對巧巧等人來說,她們不會想那麽多,她們只是擔憂,李牧這一走又要多久,會不會又像今年似的,一年大部分的時間都不在家。

“我出力,自然不能白出力,這一去就不是輕易可以回得來的了,所以我得跟陛下商量,咱們一家都去。”

李牧對前隋的對高句麗的戰事,也做了一些了解。凡是打仗,只要是打起來了,就沒有過混個一兩年就能勝利的先例,一切順利,前後也要兩年,時間肯定是久。

不過,李牧還真不大在乎,今年去苗疆,讓他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為何?因為天下動蕩才是常態,古往今來,不管是不是盛世,那些朝代都有一種“安不過三代”的感覺。秦是如此、漢是如此,隋是如此,唐……也是如此,然後就會陷入枝強幹弱、內亂頻仍的漫長歲月當中。

百姓的日子大多過得苦不堪言,廟堂諸公也是派系林立,爾虞我詐,沒有誰能做一顆長青樹,始終傲立世間的。不過,有一種人例外!

那些看起來過於偏遠、窮困,朝廷影響力薄弱的邊遠地區,譬如西南、譬如西北,一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地方,就能夠長遠。

這種人便是,雷打不動,任由江山變換,我自巋然不倒的土司家族,因為該地太不穩定,流官到了那裏也不流了,世世代代就駐守在那裏,漸漸就演變成了比世家更厲害的世家。

水東宋氏,就是唐德宗年間,被派駐該地任剌史的,結果千年之後,該家族依舊屹立不倒,江山換了無數遍,宋家始終是那裏的土皇帝。

思州田氏,是隋文帝開皇二年,田氏先祖被派駐該地平亂的,就此駐紮下來,於是也搖身一變,成了傳承千余年的土司家族,五代十國時,曾經的七宗五姓都被動蕩百余年的時局毀得根基全無,但田家,卻依舊崛壯。

李牧穿越之前,曾經聽過一首歌叫《奢香夫人》,說的也是土司的事情。

李牧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很久了,不可避免地受到這個時代思想的影響。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做遠憂?世事無絕對的,真要謀劃的話,就是能保證子孫千年無憂。保子孫千年基業,也夠了啊!

所以,李牧現在對自已的任職安排,就是為子孫謀福,把目標放在這些邊疆之地,把種子散播出去,現在南疆他已經埋下了種子,東北他也要埋下種子,將來萬石船建成之後,他還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這是一個宏大而長遠的目標。

此次他的目標,就是後世的半島,他要在那裏站穩腳跟,先幫李世民解決了高句麗的禍患,然後借朝廷的兵,去幫李知恩報仇,把半島給拿下了。

“不用擔心!良行千裏吃肉,狗行千裏吃屎,真有本事的人,在那兒一樣錦衣玉食。沒本事的,哪兒都是對付活著,就算住在長安,又能如何?咱們一家子只要在一起,在哪兒不開心的活著?”

李牧說著,笑微微地看過眾女,目光落在兩個娘的臉上,卻發現神情最為惶惑、為難的卻是孫氏。

怎麽?

李牧突地恍然大悟,孫氏已經嫁了唐儉,如今兒子要遠走他鄉,定居彼處,可她卻另有丈夫,她該何去何從?她既舍不得兒子,也舍不得丈夫啊。更何況,兒子不是親生的,但是現在的丈夫,卻是親生的丈夫。如果李牧帶著全家離開洛陽,那孫氏何去何從?他跟著兒子一起,等於是跑到了大唐的最北頭,而唐儉現在在大唐的南頭,這一南一北分隔兩地,還叫什麽夫妻了?

李牧想了想,道:“這一去也不是就不回來了,等仗打完了,四海平定了,還是會回來的。或者,也許這場仗打不起來也不一定。”

孫氏嘆了口氣,道:“兒啊,你現在的所思所想,娘猜不透了。按理說,娘是應該跟著你的,可是娘現在的情況,你也知道,要是全家都去東北,娘就不跟著了。”說完又是一嘆,顯然做出這個決定,對孫氏來說也很艱難。

“我們要全家一起走嗎?”

巧巧一臉懊惱,好看的眉都擰到了一起:“剛蓋好的小院兒,還沒真正住幾天。還有,我打算把鳳求凰搬過來,鋪子都買了,只能來年春天重新修葺一下就開業了,這下可浪費不少錢。”

“不浪費,咱們在這邊的店鋪和地,都留著!路不能走絕,留下後手最安全,進可攻、退可守!”

王鷗也說道:“洛陽這邊不能放下,不管咱們家紮根哪兒了,長安和洛陽的買賣也得好好經營,完全的偏居一隅,是會沒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