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6章 發行國債(第3/3頁)

“聽說了麽?要發行國債了!”

“啥是國債?”

“國債都不知道?國債就是……”

一夜之間,長安城的大街小巷,都談論起了‘馳道’,‘國債’的消息,回報率,搶購,銀行等詞句,也都成了熱門詞匯。在《大唐日報》的宣傳下,口口相傳的宣傳中,百姓們終於搞清了所謂“大唐貞觀五年第一工程”和“國債”的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朝廷想修一條從長安到洛陽的馳道,但卻沒有錢。沒錢自然修不了,所以洛陽侯李牧想出來一個辦法,簡單而且直接,朝廷不是沒錢嘛,那就借錢!借錢不白借,給利息。利息給多少呢?半成利!

半成利,少了!

這是所有人腦海中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如此低的利息,還想借錢?是不是吃了豬油蒙了心,想錢想瘋了?

大唐的民間借貸,利息一直是非常高的。如慈恩寺的和尚,之前房貸,那都是三倍利息起的。就算是朝廷公廨貸款,那也是一倍的利息。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李牧成立銀行,貸款的利息從三倍,下降到了三成,獲得內務府支持的項目,往往能得到一成的實惠利率,這已經是最低的標準了,在做生意的人眼中,一成利息幾乎跟沒利息也沒啥區別了。可是一成利息,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利息,還都是維持在三成以上,尤其是民間借貸,最少也得是跟銀行持平的三成。

這次朝廷借錢,竟然只給半成利息,傻子才借給你錢!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很快就不關注了。但是隨後發生的事情,證明了,有這種想法的人,才真的是傻子。

大部分的人,只注意到了頭版頭條的大字,看過就完了。但只有極少數的人,注意到了後面跟著的小字兒細則,其中有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中寫,購買國債達到一定數額者,可參與長洛馳道項目。

就這麽簡單的一句話,足以讓消息靈通者沸騰了。

也不知是哪兒出來的消息,馳道要建八個站點。每個站點的驛站、馬廄、客店,貨棧,都是可以承包的。馳道一旦建設成功,這些驛站馬廄,客店貨棧,那可都是聚寶盆。承包下來,必定賺錢。那麽誰才能得到這寶貴的機會呢?秘密就在這行小字兒上了。

達到一定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