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7章 借刀之計(第2/3頁)

聽話聽音兒,李牧聽到李世民這樣說,心中便明白了他的態度。李世民只是讓他給長孫皇後一個交代,並沒有覺得這件事做錯了。細想也是,若李世民覺得自己做錯了,他怎會不出手阻攔,放任錦衣衛查抄慈恩寺呢?而且李世民也當明白,若整治不了寺廟侵占田地的事情,新政便如同一紙空文,根本推行不下去。

所以說,整治寺廟,乃李世民所願,但他卻不想背負這‘滅佛’的名聲,不止是因為長孫皇後,還有佛教的影響力。自南北朝後,佛教在中原盛行,信眾不知凡幾。若被有心人利用起來,早晚都是一大禍患。

因此,他不能下這個手,須得‘借刀殺人’才行。李牧的做法,可謂是‘深得朕心’,但李世民期待的是,李牧能更委婉一些,如今他的做法,瑕疵還是大了些。

“老狐狸呀……”李牧想通了此節,小聲嘟噥,李世民擡頭看向他:“你說什麽?”

“臣說陛下英明。”李牧堆笑說道:“皇後那兒,臣自去解釋。陛下您知道的,臣可不是一個不講理的人,既然做了這樣的事,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李世民的目光向殿內某處飄了一下,正好他轉身,李牧沒有察覺:“那你不妨跟朕先說一說,你的道理是什麽,正好朕也在好奇,你對和尚的痛恨,到底是來源於何處。”

“那臣就說說。”

李世民伸手示意了一下,高公公搬來一個錦墩,李牧也沒客氣,直接便坐下了。剛好他有點口渴,又起身拿起桌案上的茶盞,仰頭咕咚咚喝了進去。李世民嘴角抽動了一下,也沒說什麽,只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誠如陛下所言,臣是對和尚有意見,而不是對佛教有意見。相反,臣覺得佛教很好,勸人向善,若人人都與人為善,天下大治也就不遠了。前隋親佛,故有開皇盛世,百姓安居,國力鼎盛。”

“是啊,朕也正想效仿之。”

李牧搖了搖頭,道:“陛下絕不可效仿。”

“為何?”

“情況不同。”

“前隋乃是承接北周,立國無有大戰,相對隋末大亂,已經算是朝代更替最平穩的情況了。簡單來說,開皇盛世之前,民間積累已然不少。隋文帝親善佛教,是想通過佛教來教化世人,讓百姓向善,爭鬥便會減少,方便於治理國家。在朝廷的扶持下,寺廟不需要繳納稅賦,不需要承擔徭役,有賞賜,還有供奉,這些和尚的日子過得太舒服了。由此,便助長了如慈恩寺僧眾等的邪念,讓他們不能認清自己的位置,覺得享有現在的一切,是自然而然理所應當的事情。這,決計是不行的。國家,畢竟還是要朝廷說了算,陛下說了算,信仰可以有,但不可無度,不可立於律法之外。”

李世民微微點頭,李牧此言,正是他的所想。

“如今大唐,正是百廢待興之際。所有的資源,都非常有用……”

李世民打斷道:“何為‘資源’?”

“一切能夠利用的東西,譬如人口、錢財,土地等等,都算是資源。”

李世民點點頭,示意李牧可以繼續說。

“先說這人口吧。”李牧侃侃而談,道:“按照我大唐的律法,凡是百姓,男丁者。皆要承擔徭役和稅賦。但是做了和尚之後,這兩項便沒有了。從朝廷的角度來說,少了稅賦和徭役,從丁口的角度來說,一個男子做了和尚,便涉及到有一戶可能會香火斷絕,大唐的人口會因此而減少,長遠看,是非常不利的。”

“再談這錢財,”李牧停頓了一下,問道:“陛下可知,從慈恩寺裏頭,查抄出了多少錢?”

這個李世民還真不知道,他想了想,隨口猜道:“慈恩寺香火旺盛,約莫能有幾萬貫?”

李牧笑了,道:“陛下說得是永信方丈的個人存項吧。”

“什麽?!”

“陛下,方才臣離開的時候,數目已超過了二十萬貫。這還不算沒有折現的寶石和古董,若是全部折現了。不敢多說,三五十萬貫是肯定有的。”

李世民震驚道:“竟有這麽多錢?朕本以為,至多也就八九萬貫……竟這麽多,一個和尚廟,安敢如此斂財?”

此時此刻,李世民再無半點後悔,早知道和尚廟這麽有錢,他也許早就想辦法下手了。

“陛下,臣所想的,不止是這點錢財。”李牧認真道:“三五十萬貫,看似是不少錢,但要說能做什麽事情,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慈恩寺與尋常寺廟不同,不是天底下的寺廟都是慈恩寺,一些小的寺廟,是不可能有這麽多錢的。臣之所以拿慈恩寺開刀,是為了錢,但不止是為了錢。”

“還有什麽?”

“臣想跟陛下講一個道理,關於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