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8章 實用為先(第3/3頁)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孟子結合孔子‘仁’的想法提出‘仁政’,他自己也沒有做到的原因就是‘仁政’是一個理想化的概念。想要達到仁政,需要君是明君,臣是賢臣,百姓還得是良善知恩義的好百姓。此三者,缺一不可。諸位想一想,若這三者具備,哪還需要什麽仁政?隨便都是仁政!所謂‘仁政’,就是一句廢話了。古今王朝三者具其二就是盛世了,哪有三者皆具的時候?”

“在我看來,一味地研究聖人典籍,是一件荒唐而沒有意義的事情。前人的生活,環境,禮樂,教化等等,與我們截然不同。就連孔子當年,想在魯國恢復周禮,他都沒有成功。如今我們去摳典籍中的字眼,用前人遇到的事情,來套用到我們現在遇到的事情上,能行得通嗎?”

李牧看了眼孔穎達,道:“那麽有人聽到這裏會產生疑問,若按照我的說法,君主就不要施仁政了麽?”

“也不是!”

“還是那句話,可以反著來想嘛!既然君主想推行仁政,總會有人來挑毛病,那麽君主不妨等一等。等,不是不聞不問,而是要去體察民情。給予百姓他所急需的東西,效果要比你推行一個所謂的仁政要好得多。用一句我做生意的時候常掛在嘴邊的話,這就叫做‘上趕著沒有好買賣’,一切要以務實為主。你們以後不出意外都是要做官的,切記不要把什麽仁政啊,慈愛啊,寬厚啊,這種沒用的屁話掛在嘴邊,百姓在意的不是這些,話說得再漂亮,你得把事情解決掉。”

“試想一下,若遇荒年,百姓餓著肚子,瘦的皮包骨了,你跟百姓說仁政,百姓有空聽嗎?他們要的是糧食,除了糧食,都是狗屁!你們是沒見過真正饑餓的人啊,人要是餓急眼了,真的是會吃人的。我今天跟你們說的話,你們要是不放在心上,他日真遇到這種情況,誇誇其談的時候被人撕了,吃了,可別怪我沒提醒過你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