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9章 旺仔小饅頭

王普想了一下,愣愣點頭,道:“不少。”

“就是說啊!”李牧湊近了一些,悄聲道:“而且我還要告訴你一件事,工部欲設一專門從事生產的部門,叫做‘工廠’。如今已經在工部郎中宇文規的帶領下開始了試工,專司制造貞觀犁。貞觀犁你也見到了,不用牲畜,人力就能拉動。有此利器,你想想明年春天得墾荒出多少耕地來?”

“到了明年秋天,又得多出多少糧食?”

李牧不提,王普還沒想到這茬,聽他這麽一說,王普登時有些恐懼了起來!

其實自秦漢至唐以來,九州之內根本不缺土地,因為沒有多少人!

後世史學家專門統計過,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之時,統計戶籍人口,全國約有三千萬人。秦末農民戰爭爆發,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人口數量一下子削減至400萬。隨即西漢建立,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到西漢末年,全國人口一下子激增至6000萬。但隨著王莽改制,天下大亂,直至東漢光武帝劉秀統一政權,人口維持在3500萬,一直到東漢末年,人口才回到6000萬的水平。

東漢末年,三國紛爭不停,戰爭不斷,此時人口跌至2300萬,而後歷經東西晉、南北朝,不停的南北分裂,人口大幅下降。之後的人口數量一直也保持這樣一個趨勢,和平時期人口增加,戰爭時期人口減少,隋煬帝即位時人口大約恢復至6000萬,而後隋末大亂,群雄征戰,李淵立國時,僅剩下2000萬左右。

到了如今李世民登基做皇帝,人口也不過2300萬而已。

這樣的人口,擱在後世,也就是一個直轄市的人口而已。相對於廣袤的土地來說,即便除去因唐時條件限制,無法耕作的土地之外,均分下來,也是後世的上百倍。

有人會覺得奇怪,既然古代不缺土地,為何哪怕在盛世,都有百姓餓死呢?

這個問題,其實不妨從另一個角度想想。

在李牧穿越的公元2018年,這個世界上,難道就沒有餓死的人麽?雖然比例要少很多,但也有吧?

由此可見,餓死人,不是土地的問題。而是土地在誰手中的問題,就拿如今的大唐來說,如果把所有糧倉的糧食都開放出來共享,2300萬人,沒人會餓死。但是門閥世家會願意這樣做麽?即便是災荒之年,他們接濟的,也是他們認為用得著的。流民中的老弱病殘,他們才舍不得那一碗稀粥呢。

說回這土地。

土地,開墾出來才叫做‘田’。如何開墾呢?這就要涉及到畜力和人力。在貞觀犁出現之前,人力與畜力對比差得太多。而貞觀犁的出現,則大大地拉近了距離。有了貞觀犁,可想而知,明年會開墾出多少新田。即便新田的產量略低,必然也是有產量的!

李世民登基以來,所有有關民生的政策,都是圍繞著‘休養生息’四個字來進行的。對待開墾土地這件事,朝廷非但不打壓,反而是持鼓勵的態度,只要繳稅就可以了。

百姓雖然不像士族,讀過書,會算學。但是百姓可都不是傻子,自己開墾出來的地,只需要繳朝廷的稅。而租種門閥世家的地,不但要繳朝廷的稅,還得給交給門閥世家一份租子,若貞觀犁推行開來,勢必大部分能拉的動犁鏵的百姓都會自己去開墾土地,做佃戶的人會越來越少!

就算,不會影響到門閥世家手中田地的耕種。但在田地總量增加的前提下,糧食勢必也會增加。糧食增加之後,糧價必應聲而降!

糧囤裏的糧食,怎麽辦?!

李牧陰惻惻地笑道:“王兄,想想一年之後,糧食滿坑滿谷,四海之內,百姓富足……你們太原王氏的囤積的糧食麽,欸?我又想到一個好辦法,可以用來養雞、養羊或者養牛,都行啊!到時候,我先預定三百頭,一天殺一頭,也不用費心去找摔斷腿的牛了!”

經過李牧這麽一引導,王普覺得自己貫通了,不明白的點也連成了線。門閥世家囤積的糧食,賣,賣不動,便宜賣,不值錢。屯,會腐爛。且一年之後,因為貞觀犁的關系,糧價必掉,而且有了新糧,誰還會買舊糧?到時候只能去喂雞!

但若按照李牧所指出的‘明路’,就不一樣了。把一年之後只能留著喂雞的糧食現在拿出來,招攬能幹活的流民,不用給錢就可以修路,修了路,設卡收過路費,可以收五年以上。這五年之間,所有人行車馬都要交錢,細水長流。這等於是把一年之後喂雞的糧食,換成了五年之間源源不斷的進項……這等天才的妙想,也就只有逐鹿侯的腦袋才想得出來了!

王普激動不已,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把李牧嚇了一跳,心中暗道,難道他識破了我的詭計,惱羞成怒要跟我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