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合圍戰(十一)

戰鬥是怎麽開始的,沒有人知道。

在整整一天的時間裏,尼古拉·喬·馬切尼都一直在不停的帶著人走路,走路,還是走路。

這讓他他覺得自己來到巴爾幹的時間也不算短了,可大概這是走路走得最多的一天。

除了不停的走路就是不停的來來回回,不止一次他們的大隊在剛剛按照下達不久的命令走了一大段之後就又接到新的命令折返回去,或者是雖然他們明明是在不停的向前,可隨著命令的變化卻漸漸發現最終又回到了原來出發的地方。

這種不停的折騰讓馬切尼幾乎快要崩潰了,這讓他不得不羨慕那些阿格裏和當地的巴爾幹人,或許是因為同為山地人的緣故,阿格裏和巴爾幹人都很能吃哭,至少在走路這件事上不論是比薩團,蒙蒂納團還是那些熱那亞的劍盾兵們不但遠遠不如他們,更重要的是在馬切尼看來,如果說巴爾幹人是吃苦耐勞,那麽阿格裏人看上去就有些樂在其中了。

馬切尼當然不知道這樣的行軍對阿格裏人來說其實並不算是吃苦,畢竟和當初從蒙蒂納用2天的時間趕到羅馬相比,這種幾乎只是在原地轉著圈子的行軍是輕松很多了。

不過這種輕松只維持了一天的時間,當第二天淩晨天剛蒙蒙亮,疲憊不堪的士兵們還睡得昏昏沉沉時,一陣急促的號角聲就陸續驚醒了聚集在一起的一個又一個連隊士兵的美夢。

在一路來到巴爾幹的旅行中,亞歷山大也在慢慢計劃改編著他的部隊。

雖然只是在阿格裏和新組建的巴爾幹人團中執行這種實驗,但是亞歷山大已經決定當時機成熟時,會把這種改編完全推向自己未來的常備軍。

和比薩,蒙蒂納以及熱那亞團不同,阿格裏人是亞歷山大最信任的軍隊,而巴爾幹團則是完全不受任何勢力影響的全新的團隊,正因為這樣他改編才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意願而又不受任何人的影響。

在這兩個團中,亞歷山大取消了自羅馬時代開始延續下來的戰鬥大隊這種已經逐漸不適應當下戰鬥方式的建制,而是把建立了一個個的連隊,每個連隊以連隊長的名字命名,而連隊長卻並非是固定的。

以召集來的新舊阿格裏人為住的阿格裏步兵團被分成了三個槍矛連隊和一個輜重連,阿格裏騎兵則被分離出來與波西米亞人組成了蒙蒂納軍隊獨立的騎兵部隊,至於從阿格裏人中挑選出來的獵衛兵則成為了阿格裏團的最重要的支柱。

而巴爾幹團就顯得簡單了許多,雖然人數相近卻被簡單分成三個連隊的巴爾幹團,無疑每個連隊不論在人數和戰鬥力上都顯得強於其他團的連或是戰鬥大隊,而對巴爾幹來說輜重補給只需要從伯爵老爺那領取就行了,而且巴爾幹人中也沒有人願意當個輜重兵,那以為著必須遠離前線而勢必會失去獲得更多戰利品的機會。

連隊的改編在部隊組織方式上無疑都比那些簡單而又不便的戰鬥大隊要顯得更加靈活和利於各自單獨作戰,而這個變化在阿爾傑河戰鬥中已經顯現出來。

阿格裏人在關鍵時刻能及時堵住險些崩潰的缺口,而巴爾幹人能在幾乎被奧斯曼人誘離陣地後奇跡般的擺脫被包圍殲滅的命運,都明顯的證明著新的團異乎尋常的戰場適應力。

這些都被尼古拉·喬·馬切尼看在眼裏,同時也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

馬切尼試圖分析和解釋這種明明不論是裝備還是人數原本沒有什麽大的變化,只是進行了重新編組就發生了變化的原因,甚至為了這個他沒事還會用自己的薪水買些珍貴的紙張在上面不停的寫寫畫畫的想要解開這些謎團。

不過最後馬切尼在羅列了種種排列的順序後,得出的答案只是蒙蒂納伯爵對這兩個團隊的改變,恰好最大程度的把每個人安排進了同樣能發揮最大作用的那個數字的隊伍當中。

也就是說,如果每個連隊的人數太多或是太少都不會讓連隊不論是長矛的橫排還是火槍的縱列發揮出更大的威力,而就是那個規模數量的隊伍,讓每支部隊不論是武器威力還是靈活機動都能恰如其分的起最大的作用。

馬切尼把這看成是一個很奇特甚至微妙的排列,他認為這種只是通過在數量上重組就讓軍隊能發揮比平常大得多的威力的方法實在是妙不可言,這讓他甚至冒失的把他計算得出得這些東西拿給亞歷山大過目,換來的則是亞歷山大望向他的奇怪眼神。

不過盡管這樣,被視為近代統計學開創者的一代大師尼古拉·喬·馬切尼如今卻只是蒙蒂納軍隊比薩團第二大隊的隊官。

所以當天色依舊暗淡無光的時候,聽到號角聲的馬切尼不得不和他的手下一起掙紮著從被焐熱了的毯子下爬起來,揉著還困倦發漲的眼睛拿起武器準備繼續昨天的工作——不停的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