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羅馬郊外之遇

羅馬,曾經是台伯河邊一座不起眼的小部落,一切都是在這座和其他村莊沒什麽區別的部落村莊的出現開始的。

從最初依河而建的小小村莊,逐漸變成令人生畏的巨大部落,再漸漸發展成一個龐大可怖的帝國,以這個地方命名的城市和國家既是跌宕歷史的參與者,也是這歷史的見證者。

無數人在這座城市裏功成名就,可更多的人卻最終湮滅在這座城市巨大的陰影中消失不見。

在這座用巨石堆砌起來的建築當中,既曾經出現過凱撒與奧古斯都這樣的雄才大略的歷史巨人,也出現過聖彼得這種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得無法想象的影響的傳奇人物。

這座城市裏曾經出現的英雄人物太多了,但是這裏出現的腐朽與墮落卻更多。

千百年來,羅馬城幾乎每條街道都曾經被因為各種原因而流淌的鮮血洗刷過,不論是貴族的陰謀之血,還是奴隸的抗爭之血,整座羅馬城可以說就是在用猩紅的血漿一次次的粉飾著它的輝煌。

羅馬人興旺了,羅馬人衰敗了,蠻族來了,蠻族敗了,羅馬城的厚重石墻冷漠的看著在自己周圍發生的一切,而那句“人啊,你往何處去”的詰問,卻仍舊讓無數人如癡如狂的湧向這座可以找到一切機會的城市。

當羅馬最終成為整個上帝在人間的首都時,整個基督世界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聚集在這裏,人們渴望得到上帝的啟示和救贖,於是他在人間的代理者就成了所有人的希望。

羅馬主教成了所有天主教徒們心目中在人間至高無上的教宗,他的話被視為上帝借其口而布的道,隨著時間流逝,教宗的權利越來越大,當其聲望權威達到頂峰時,即便是那些擁有龐大領土和眾多軍隊的貴族甚至君王都不得不向著羅馬的教宗冠冕低下他們高傲的頭。

但是盡管如此,這座城市依舊擺脫不了被征服的命運。

千百年來,征服者來了又去,漸漸的很多人把能進軍羅馬視為證明自己權威地位的象征,從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到所有蠻族,從最終消滅了有著無數榮耀的哥特人到紅胡子腓特烈,似乎所有人都把羅馬視為炫耀自己武功的最好點綴,以致這座城市不得不一次次的扮演者被征服者的命運。

最近一次征服這座城市的,是法蘭西的查理八世。

當1494年查理突然進入意大利的時候,整座亞平寧半島一片嘩然,人們完全被法國國王的強大軍隊嚇住了,從米蘭到博洛尼亞,查理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抵抗就迅速推進到了下倫巴第地區,然後在望風而逃的美蒂奇家的狼狽襯托下,查理以征服者的姿態進入了佛羅倫薩,然後終於有一天,他昂首闊步的穿過凱旋門,進入了羅馬這座歐洲最古老的城市。

在那一刻,查理的確是被這座城市迷住了,和這座堪稱歐洲城市之母的宏偉都市相比,巴黎完全就是個不入眼的窮鄉僻壤,哪怕有人告訴他其實如今的羅馬早已經不符千年前古羅馬時代那種輝煌和璀璨,查理依舊完全沉浸在其中了。

而且就在這裏,不論是威逼還是利誘,查理強迫亞歷山大六世教皇承認他為那不勒斯國王,在那一刻,法蘭西人的國王不但志得意滿,甚至有種“天下英雄雖眾多,卻不知何人是其對手”的感嘆。

可是這種得意維持了不到一年,查理就被聯軍打得節節敗退,甚至不得不扔下軍隊孤身返回法國。

在查理看來,在意大利暫時是沒有什麽機會了,可即便這樣他依舊不肯放棄羅馬,那座城市對他的誘惑實在太大了,甚至連米蘭和那不勒斯加起來都不會讓他那麽執著。

所以當局勢不妙時,他毫不猶豫的放棄了那不勒斯,米蘭,佛羅倫薩,但是他卻依舊堅持派人死守羅馬。

查理希望當他卷土重來的時候,這座城市的上空依舊飄揚著瓦盧瓦的旗幟,而他看重這座城市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只要羅馬在他的手裏,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就不敢輕易宣布廢除他那不勒斯國王的頭銜,只要有這頂王冠在頭上,查理就有足夠多的理由繼續宣稱自己的權利。

盡管那不勒斯王室已經復國,而且也公開宣布拒絕承認查理對那不勒斯的宣稱權,但法國國王依舊信心十足,他認為自己在意大利的挫折只是暫時的,只要回到法國稍做準備,他就可以重新組織起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然後重新席卷整個亞平寧半島。

而這一點,甚至連那不勒斯的貴族們也並不覺得意外。

沒有人認為查理會就這麽心甘情願的認輸,特別是在他的軍隊依舊占據羅馬時,就更沒有人相信他會就這麽灰溜溜的跑回法國再也不回來的了。

唯一的分歧是,他會什麽時候重新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