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燕國行之沒人比我帥

鎮遠侯韓明回到軍鎮後,參將王明就納悶了,侯爺啥時候出去的?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他更加糊塗。

韓明立即釋放了所有被關押的將領,然後召集他們開了一個緊急會議,隨後,這些人怒氣全消,並且官復原職,返回軍營之中就開始抓捕假軍侯的義子。王明作為義子之人,也被下獄,他被抓起來時都不明白到底怎麽回事。

陳慶之因為此次出色的表現,暫時被鎮遠侯韓明任命為總兵,憑鎮遠侯的關系,到時候報備前軍都督府和兵部便可轉正。

而韓明和蕭銳商量之後,為了避免引起太大的驚慌,以及繼續將計就計,看能不能陰到還未得知真相的大趙國一方,所以決定不將假軍侯的事公布於眾。

不過,蕭銳和韓明親筆書寫加急軍報,加蓋兩人印章,將這裏發生的事稟告京都,雖然陛下不一定會這麽快返回京都,但等他回京,便可獲悉。

隨後,韓明開始收拾軍規紀律,直接處斬了幾個嚴重違反軍規的“義子”,效果立竿見影,所有士兵都老實了,他們明白了,曾經以嚴治軍的侯爺又回來了!

短短三四天,渙散的軍心被重拾起來,軍鎮的混亂也立即消失,克扣的軍餉也被先發了一部分,鎮遠侯召開了全軍大會,並承諾將克扣的軍餉一分不少的補回來!

另外,被委派來此監督兩國貿易往來的工部、戶部、都察院官員,也被韓明捉拿,並且搜刮到了鐵證,再次發送緊急軍報送往國都。

五天時間,韓明連發京都三道軍報,才算將軍鎮和軍營秩序徹底穩定下來。

接著,韓明去了閩中府,求見了明王蕭遠,並如實告知此事。當蕭遠聽說鹹王差點遇害,而通風報信之人很可能來自蕭遠身邊,蕭遠第一念頭,就想到了他的王妃。

韓明離開閩中府後,蕭遠休了王妃,並囚禁起來,終生沒有了自由!

那麽蕭銳去了哪裏?

他為何沒跟著鎮遠侯去閩中府?

莫非偷懶了?

非也。

此時的蕭銳已經跟著去燕國的商隊,進入了燕國的境內。

只要去燕都待夠十五天,就能獲得一次免費降臨,蕭銳豈能放過這次機會?

蕭銳不是去見燕玲瓏,絕對不是,是為了降臨而來的。蕭銳敢發誓,自己若是撒謊,系統不得好死!系統下地獄!

看!系統沒事,所以自己沒有撒謊。

這就是辨證論。

陳慶之的忠誠值已經滿值,不過蕭銳沒讓他跟隨自己,他這樣的將帥之才還是跟隨鎮遠侯吧,而且蕭銳已經旁敲側擊點過鎮遠侯,陳慶之的能力出眾,呆在他的手下太屈才,會被鎮遠侯的光芒遮掩,應該給他光耀大夏的機會。

正好,鎮遠侯有六萬人馬前往湘州,防備大趙國侵犯燕國,這便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讓陳慶之獨當一面。

而鎮遠侯不是小心眼,更不是善妒之人,他欣然同意,立即發送緊急軍報回國都,建議陳慶之前往湘州擔任總兵!相信五軍都督府不會拒絕這個任命。

陳慶之去了湘州,會很快解決那些韓晨的義子們,然後重拾六萬兵馬的軍心和軍紀,將這支軍隊打造成屬於他的白袍軍團!

這一趟鯉城軍鎮之行,雖然沒獲得什麽降臨值,但卻收獲了陳慶之和鎮遠侯的支持,足夠蕭銳樂呵好幾天了。

而此時,蕭銳和郭嘉、典韋、李元芳已經深入燕國數百裏,路過了兩個郡,距離燕都僅剩下五六天的路程。

和大夏國不同,燕國的地方行政劃分為郡、府、縣,不過他的國土面積只有大夏國的一半,所以只有三十六個郡。

燕都在整個大燕國的東北方向,距離大夏國只隔著五個郡,不是國家的中央位置,也因為距離大夏國較近,一旦大夏國翻臉,舉兵南下,沒有過多的天險阻擋,只有一條大江燕江阻隔,一旦渡了江,便能長驅直入,夏國的兵馬兵貴神速,六七日便能攻到大燕國國都,非常兇險,所以大燕國才一直想著和大夏國結成兄弟同盟。

七國之中,燕國的國土面積最小,國力也最弱,他夾在魏國、趙國、大夏國之中,建國只有二百余年,也因為三國平衡的需要,才相幹無事。

不然,燕國這片疆土必然是三國交戰的膠著之地。

歷代燕皇也意識到自己國家弱小的處境,所以他們不遺余力地武裝自己,保護自己。

比如,歷代燕皇都開挖燕江,如今的燕江足有十裏寬,是一道天然屏障,並且在燕江南岸,駐紮了二十萬大軍。這是防備大夏國。

南方地形復雜,沼澤密布,還生存著大量毒物、毒蟲,這道天然屏障很大程度阻止了魏國,但近年來,大燕南方持續幹旱,導致連綿數百裏的沼澤都大部分幹枯,露出龜裂的土地,這便給了魏國北上入侵的機會。很久以前,燕國這片土地屬於魏國,後來被燕國的開國皇帝奪了過去自立,所以魏國和燕國的仇視是祖上就傳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