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文武並進

二月初九,宜開光、納采、出行、開市、納財等,正是貢院開考的大日子,又恰逢佛教六祖慧能大師的聖誕,慧能大師曾曰: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堅守自己的本心,便可見一切變化,得到內心所求,也正好寓意著科舉仕子心想事成,榮登皇榜。

蕭銳擔任武科舉陪監,無法參與文科考的熱鬧和緊張,他要去兵部校場。

此次武科舉主考官是兵部侍郎邱志剛,蕭銳來到時,此人親自迎接,並向蕭銳講解武科舉的整個過程。

和文科會試連考三場,每場三天不同,武會試是分內外兩場,先進行外場考試,按照以往的流程,三天外場考試結束,第四天內場考試,武會試便算結束。然後就是閱卷,考生等著放榜即可。

蕭銳來到校場時,兵部官員正在驗明正身,讓考生有秩序的進入校場。此時校場中,已經按照考試內容劃分出多個區域。

邱志剛陪伴著蕭銳,為他介紹武科舉的考試內容。

外場第一門考試為“弓馬”,即騎射和步射。顧名思義,騎馬射箭和原地射箭,以三箭中一即為及格,全中為“好”,有一項不及格者,不準參加下一項考試。

第二門考試,叫做“技勇”,實際上就是力量測試。

技勇考試的第一項為拉硬弓,可嘗試三次,以在頭頂上講弓拉滿為準。弓分為四個等級,三石強弓以上為“出號”,三石弓為“頭號”,二石弓為“二號”,一石弓為“三號”。

技勇考試第二項為舉大石,也分為四個等級,三百斤以上為“出號”,三百斤為“頭號”,二百五十斤為“二號”,二百斤為“三號”,要求將大石提至胸腹之間,再將大石底部左右兩側各翻露一次,叫做“獻印”,一次完成為合格。

技勇考試第三項為舞刀,分為四個等級,120斤以上為“出號”,120斤為“頭號”,100斤為“二號”,80斤為“三號”。考生需先將到從左右兩側舉刀過頭頂、然後在前後胸完成舞刀花等動作,一次完成即為合格。

技勇考試中,有兩項達到“二號”及以上者為合格,可以參加“內場”考試,三項都為“頭號”及以上者為“好”。

外場考試中,取得兩個“好”的,稱為“雙好”,在接下的內場作答不太過分,基本都能上榜。

內場考試即為文考,考試內容分為默答和策論。默答既是默寫填空,從武經七書中摘錄名句,讓你默寫,考的都是一些名句,並不難。而策論,是根本題目描寫一篇策論,基本上是兩軍交鋒,如何排兵布陣,采用什麽計謀可以戰勝敵軍。

蕭銳熟悉了整個武科舉的內容後,就百無聊賴,索性坐在台上,和邱志剛閑聊。

吉日一到,武科舉正式開始。

每個區域有專門的考官、副考官、監督人員負責,外場考試很難作弊,你射不中,就是射不中,拉不開弓就是拉不開弓,負責記錄成績的官員更不敢胡亂記錄成績。

蕭銳和邱時剛聊了一會,越加覺得無趣,此人是兵部尚書霍星野的心腹,而霍星野是四皇子蕭峰的姨父,自然鼎力支持蕭峰,所以蕭銳也不會試圖拉攏他。

閑來無事,蕭銳四處溜達,看看眾人考生的表現。

蕭銳來到騎射的區域,只見一個個考生上馬奔行,搭弓射箭一氣呵成,頗有騎兵的神采。又來到拉強弓的區域,有的考生身高八尺,輕輕松松拉二石強弓,這般水平,在軍中都是精銳射手。舞刀區域,更是刀光閃閃,一百斤的大刀刷的賊溜。

來參加武科舉的基本上都是家庭富裕又無心讀書的富家子弟,他們無法走上仕途,家中又無顯赫高官,喜歡舞刀弄槍便來參加武科舉。雖然大夏國武將升遷全靠軍功,但武科舉畢竟是個跳板,進入各衛所後,所受待遇比招募的士兵要好的多。人家畢竟有功名,所以升遷的速度也快於普通士兵。

而且蕭銳也看出來了,能來參加武科舉的,都是被地方府甚至州舉薦的,自然不是孬貨,拉去軍中都是軍中高手。

所以,對這些考生來說,外場會考難度雖有,卻不是最大的,估計內場筆試才是難點。他們能舞刀弄槍,不一定熟讀兵法武經。

這讓蕭銳想起來了蘇乞兒,有牛逼轟轟的武藝傍身,可是連名字都不會寫,這樣的人豈能上榜?

其實從大夏國的角度來講,武科舉很重要,可惜卻被驕傲的文科舉嘲諷成了陪襯。武科舉存在的意義是為國家挑選有潛力軍官,因為必須有文有武才能成為武進士,而基礎軍官和中層軍官,又是軍隊的中堅力量,這樣的人是一個軍隊強大的因素之一。

一個國家想要強大,重文輕武或者重武輕文都不行,文武並進才是正道,夏皇深刻認識這一點,所以對士兵、將士的待遇連年提升,但是力度還不夠。不過陛下還有難處,現在文官集團已經聯合抵制了,若是再加強對軍隊的建設待遇,五軍都督府都得被兵部懟死,戶部直接給你掣肘,根本就笑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