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5章 世上只有哥哥好

“千歲爺,寧王殿下的大軍現分兵三路,一路由征夷大將軍楠木正雪指揮,負責圍困大阪城,並且掃蕩河內、和泉、攝津三個令國,還負責在這三個令國的要沖之地修築城堡,以為持久。這一路有兵大約四萬。

另一路則由左近衛中將藤堂高次指揮,去攻打大和國,奪取日本國的古都奈良,並設法招撫伊賀國的土豪,以打通前往伊勢津藩的通道。這一路的兵力只有兩萬四千。

最後一路則只指日本的首都平安京!由寧王殿下和興子天皇親領,兵力也是四萬。在攻入山城國後又分兵兩路,一路奪取澱城(現在被並入了伏見藩),包圍伏見城;一路直入平安京,強攻二條城……”

正在上海十間堂內向朱慈烺報告日本國內戰況的是鄭宗明,鄭芝龍的這個二兒子現在官拜太子洗馬,不過卻從沒洗過一匹馬(沒幹好本職工作啊),而是跟著朱慈烺辦銀行,主管日本業務。

他這次去日本原是為了入股和控制大阪兩替行,並且在日本推行“五年期無票息不記名可轉讓債券”的——這種債券其實就是紙幣,雖然票面上印著“到期即付”,但那只是為了方便收回舊版發行新版而已。因為總有些人喜歡自己印點鈔票去花用……

鄭宗明此去日本國的差事辦得很好,和大阪城下町中主要的兩替行都簽了入股協議,還和大阪的一百多個豪商簽訂了用“五年期無票息不記名可轉讓債券”抵償兩替行債務的協議——這些債券算大明鹽業銀行借給大阪各個兩替行的,要償還而且還得付息!

另外,鄭宗明還代表鹽業銀行從興子天皇手裏獲贈了大阪大和川以南一塊500町(約7500畝)的土地,用於興建鹽業銀行日本分行以及其它附屬建築物——朱慈烺準備在這片土地上開發建設一個“明國町”。

在簽下了幾個大單之後,鄭宗明卻沒有馬上返回上海向朱慈烺復命,而是跟著朱慈炯、興武天皇的上洛大軍一塊兒去了趟被戰火籠罩的平安京。直到崇禎二十七年七月才離開日本,八月初五才抵達上海,次日就被召到了十間堂。

“二條城可打下來了?”朱慈烺也挺關心二條城之戰的。

大阪城可以圍困上幾年,伏見城也可以慢慢打,和歌山城、龜山城這種山城就更不用說了……只能慢慢圍、慢慢打。

但是二條城卻必須盡快攻占!

因為不拿下二條城,就不算完全控制京都,連京都都沒完全拿下,這天皇要怎麽當?

“打是打下來了,可卻是慘勝!”鄭宗明一邊說話一邊搖頭,“真是慘啊……打了一個多月,屍體都平了城墻,打到最後,進攻的天皇軍將士幹脆踩著屍體往上沖啊!”

“打下來就好!”朱慈烺松了口氣。

“損失太大了,”鄭宗明道,“天皇軍傷亡過萬,其中半數還是北面軍的戰士,現在就怕幕府軍反攻……”

“反攻不了。”朱慈烺笑道,“比你早兩天到的消息,德川賴房和保科正之指揮的幕府軍在飯山城以北的丘陵地帶被上杉綱勝和武田信次擊敗,損失非常慘重……現在德川幕府若還有余力,就得考慮怎麽阻擋上杉武田入侵信濃和上野了。”

由上野入越後的路線有兩條,一條直接從上野入越後,走沼田、坂戶、琵琶島,一路上翻山越嶺,非常難走。還有一條則假道信濃國北部,走吾妻、小縣、中野、飯山這一路,這一路相對好走,而且所花費的時間也比較短。

對於上野五十萬石藩主德川賴房而言,走上野直入越後這條路不僅困難,而且無法和由信濃進軍的保科正之和真田信政合流,容易被上杉綱勝和武田信次各個擊破。

所以賴房就選擇了借道信濃,和保科正之、真田信政合流之後,集中了30000大軍由飯山城北上。結果卻在飯山城以北的南越後山地中了上杉綱勝所部萬余精兵的埋伏,而他們身後的飯山城又被武田信次率領的500敢死士偷襲失陷。

此役之後,德川幕府的老巢關東八州都有點不安穩了,自然沒有余力在畿內發起反攻了。

鄭宗明稍稍的松了口氣:“雖然幕府暫時無力反攻,但是寧王和興武天皇一方也艱難異常。光是畿內五國,恐怕就得攻占數年方可平定。而且……這軍費花銷,只怕要大大的超支了!”

“超支?”朱慈烺笑著,“怎麽會呢?”

“怎麽不會?”鄭宗明道,“現在寧王和興武天皇手頭的北面軍就有數萬之眾,每年不打仗也得花出去幾百萬。一旦打起了又要裝備、軍糧、功賞,還要花錢雇船雇民伕。而且讓從屬於興武天皇的各地藩主大名出兵作戰也是要花錢進行功賞和撫恤的!

以現在的交戰規模,寧王和興武天皇一年恐怕得花掉兩三千萬啊!這樣下去,只怕千歲爺您的鹽業銀行都供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