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1章 走,打黑炮去!

在宣府鎮城附近一處新開辟出來的靶場裏面,帳前軍上下,各個高級中級官員們都齊聚一堂。人人都是戎服箭衣,腰懸刀劍,簇擁著朱由檢,仔細打量著排成一列的36門看著有點細長的,青銅打造的火炮,以及負責操炮的各色人類。

說實話,這36門青銅炮在這些帳前軍的將官們看來,並沒有多好。炮管子很細,說明彈重很輕,比不了那種炮筒子老粗的紅夷大炮。鑄炮的材料是青銅,這玩意又貴又沉,所以這些火炮一定不便宜,而且搬運不便。

而唯一讓帳前軍的軍官們眼前一亮的,就是這36門青銅炮使用的炮架——這是一種解構看著有點復雜的兩輪炮架,可以很方便的調節射角,而且還可以和一台兩輪馬車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台可以靈活機動的四輪馬車。

這個設計可比將軍炮的三輪炮架強多了,三輪炮架很難“抓地”,開一炮就得退出老遠去。所以炮手們不得不在大炮屁股後面堆個土坡,這樣大炮在戰場上就動不了啦,而且也很難取得戰果。堆土架炮的動靜太大,施工需要的時間也多,不可能不被敵人發現。敵人要發現了,還會傻乎乎的站著挨炮揍嗎?

所以明軍的將軍炮在野戰中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要不然薩爾滸之戰和渾河之戰的結果就會改寫……也許努爾哈赤都不敢造反了!

這36門3磅炮是由72頭騾子拉進靶場的,每門大炮都配了2名馬夫和5名炮手。

每一門火炮配屬的2名馬夫都是禦馬監派出去的,而5名炮手都是孫元化在澳門和佛山招募的,其中1人是西夷,2人是黑番,2個是佛山招募來的鐵匠學徒——現在的廣州府南海縣佛山鎮是天下四大名鎮(漢口鎮、景德鎮、朱仙鎮、佛山鎮)之一,同時也是天下四聚(北京、漢口、蘇州、佛山)之一。其繁華程度可想而知!

而支撐起佛山鎮繁華的,則是當地的鐵業——佛山這個地方一無大礦,二無山林(這個時代還沒焦炭煉鐵,只有木炭煉鐵和煤煉鐵),但是卻借著交通便利和融匯東西方煉鐵鑄造技術的優勢,一躍成為了個冶鐵重鎮。甚至連葡萄牙人都請了佛山的鐵匠去幫他們鑄造鐵炮,雖然產品質量不如英國貨,但終究能打造出來。

而東南亞的安南、緬甸、暹羅等國,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戰亂頻繁,而且都引入了西洋火繩槍,從而也刺激了需求。佛山打造的各式洋槍,就經常被西洋或明朝海商(海盜)當成洋槍販賣過去。

另外,早在萬歷年間,西班牙重型火繩槍,也就是斑鳩火銃也開始傳入佛山,漸漸成為了佛山造洋槍的拳頭產品,也成了明朝海商海盜們最愛的火器——佛山的鐵匠們不僅仿造了西班牙重型火繩槍,而且還在它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造出了威力更大的大斑鳩銃、大追風槍、翼虎炮這種大型火繩槍。

這回南下去買槍買炮的孫元化,除了在澳門訂購3磅團炮,還在佛山鎮訂購了一批單兵使用的斑鳩銃,總共訂購了2000支。

正因為要等這批3磅團炮和斑鳩銃打造完畢,所以一直拖到崇禎二月二月中旬,才拉著洋槍洋炮,帶著洋將洋兵回來向朱由檢交差。

一個公沙·德·西勞的葡萄牙洋將是孫元化請來的炮隊參將,在他的一連串口令聲中,180名各色炮手,開始手腳麻利的將36門3磅炮和馬車(彈藥車)分離,然後在靶場上展開成了一列,所有的炮口,全部對準了正前方150步開外的上百個木靶。

孫元化和他的兩個副手,來自山西的舉人韓霖和江西的舉人宋應星,則站在一字排開的36門大炮後面,隨時等待著朱由檢的發射命令。

帳前軍的軍官們低聲的議論紛紛。

“這炮擺開得好快啊!”

“是啊,不到一炷香就擺開了36門,連裝填都弄完了……”

“擺得也密,一門挨著一門,不怕炸膛嗎?”

“炸不了,青銅的炮,又不是鑄鐵的,哪兒能炸了?”

“這炮還能和輛兩輪馬車拼在一起變成輛四輪車……這都能跟上騎兵行動了!”

“是啊,騎炮配合,天下無敵啊!”

全大明最懂大炮的朱由檢背著手也在左右打量前面的一排3磅青銅炮,臉上的笑容都沒地方堆了……孫元化還有徐光啟推薦的宋應星、韓霖等人,辦事還是非常靠譜的,總算沒白花他發下去的15萬兩內帑。

雖然大炮還沒打響,但是就憑展開炮兵的利索勁兒,就已經值了……3磅炮也打不遠,有效射程也就200步內,打集群目標沒有不中的道理。

能夠在戰場上快速移動,快速展開,快速發射才是戰鬥力啊——雖然朱由檢上輩子沒親自操過炮,但是講武堂的各種炮兵戰術、炮兵操典,他還是爛熟於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