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5章 越打仗,越繁榮(第2/2頁)

另外,早期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往往離不開紡織工業的支持。無論是毛紡、棉紡、絲織,都離不開農牧業提供原料。

如果糧食都供應不上了,哪兒還有富裕的土地可以生產手工業原料?

而大明的農業顯然不足以支撐工商業的大發展——明末農民戰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業不能提供足夠的產品!當經濟作物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張之後,糧食的供應就出現了不足……

所以朱慈烺掌管東南之後,並沒有強行啟動什麽“工業化”,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農業上。為一億多人口找吃的才是當務之急!

他的辦法則是四個,一是廢除士大夫的免稅特權,從而鏟除落後的“寄進制”,讓土地的流通更加市場化,以便讓善於經營農業的小地主和富農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

二是加大進口,通過“關糧稅”和“宗藩擴張”這兩個方法,從溫暖濕潤的東南亞進口大米。

三是黃淮運大工,通過廢運保淮,將原本連年水災的淮河兩岸地區重新變成了產糧的沃土。

四是加大推廣土豆、蕃薯等新作物,從而加強農業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

四管齊下之後,到了洪興六年北伐戰爭大起的時候,大明東南的糧食供應已經非常寬裕,糧價可以長期穩定在石米一兩上下。而經濟作物,比如棉花、桑葉、茶葉、大豆等等的產量,也節節攀升,足以支持手工業和資本主義的大發展了。

遏制大明資本主義初級階段過渡的另一大缺陷則是金融體系不健全!所謂幾億兩白銀都投在土地上的說法,其實就是扯淡。銀子不會變成土地,銀子只能用來交換土地。因為17世紀中的金融體系太落後,沒有龐大的銀行系統可以吸收流入的白銀,所以白銀就變成了收藏品而不是資本。

而朱皇帝在崇禎十七年時就推動鹽商銀行、海商銀行的開辦,就是為了能建立起一個讓白銀周轉起來的銀行體系。

因為銀行體系可以通過乘數效應制造貨幣,所以當以兩大銀行為中心的大明金融體系逐漸成熟之後。“銀子”對大明朝廷而言,就不再是擺放在官庫裏面的銀錠,而是兩行賬戶上的一連串數字……一億兩的軍費支出,不過是大明戶部賬戶上的銀子,跑到了別人的賬戶上而已。